近日,诺华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正式受理诺华创新药iptacopan(LNP023)胶囊的上市许可申请并将其纳入优先审评程序,其适应症为成人
图片来源于CDE官网
PNH现有治疗手段有限
PNH是一种由于体细胞Xp22.1上PIG-A基因突变导致的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包括造血干细胞PIG-A基因突变,使部分或完全血细胞膜糖化磷脂酰
PNH于2018年被纳入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传统治疗包括
补体抑制剂开创了PNH靶向治疗的新时代,国内外已有C5补体抑制剂上市,但由于持续性C3介导的血管外溶血,部分患者经治疗后仍无法摆脱
补体
此次纳入优先审评程序的Iptacopan是一款首创、口服、强效、选择性、小分子、可逆性补体因子B(FB)抑制剂5。Iptacopan治疗PNH的关键性III期研究APPLY-PNH研究和APPOINT-PNH研究均已达到了主要终点。
APPLY-PNH研究6:
APPLY-PNH是一项随机、全球多中心、标准治疗对照、开放标签的III期临床研究,旨在研究iptacopan在接受
该研究达到了两个主要研究终点:
24周疗效评估时,接受iptacopan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较基线升高≥2g/dL的患者比例优于接受C5补体抑制剂标准治疗的对照组(51/60 vs. 0/35,P<0.0001)。
24周疗效评估时,接受iptacopan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持续≥12g/dL的患者比例优于接受C5补体抑制剂标准治疗的对照组(42/60 vs. 0/35,P<0.0001)。
此外,在24周时,与标准治疗组的14/35例患者相比,iptacopan组几乎所有患者(60/62)保持无需继续输血治疗。且iptacopan安全性良好,无死亡病例,无严重荚膜细菌感染。总体而言,iptacopan单药治疗达到了血管外溶血的消退和血管内溶血控制的维持,耐受性良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特征。
APPOINT-PNH研究7:
APPOINT-PNH是一项单臂、开放标签、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iptacopan单药治疗未接受过补体抑制剂(包括C5补体抑制剂)治疗的PNH成人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该研究达到了主要研究终点,且iptacopan单药治疗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特征,无临床突破性溶血事件或重大血管不良事件,未发生死亡。
2023年3月,iptacopan获得CDE突破性治疗药物的认定,用于PNH患者的治疗。这是本品继2022年3月获得C3肾小球病(C3G)适应症的突破性药物认定后,再次在中国获得突破性治疗药物的认定。此前,iptacopan获FDA突破性疗法的认定,用于治疗PNH;获FDA及EMA孤儿药的认定,用于治疗PNH及C3G;获EMA PRIME(优先药物计划)的认定,用于治疗C3G。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张凤奎教授:当前中国PNH治疗手段有限,传统治疗手段包括糖皮质激素、对症支持等治疗对溶血控制不佳,且长期使用可能带来较大不良反应。C5补体抑制剂可有效缓解血管内溶血,但由于C3介导的持续性血管外溶血,仍存在部分患者的贫血状况无法改善。补体B因子抑制剂iptacopan作为一种全新机制的PNH治疗药物,多项临床研究已证实其可抑制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安全可耐受,同时,口服给药方式也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用药体验,为PNH领域带来了重大突破。此次iptacopan被纳入优先审评,为国内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新的用药选择,我们非常期待该药物能早日获批,让更多PNH患者受益。
张凤奎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贫血诊疗中心主任、国家新药临床试验机构主任。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学组委员
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血液学杂志副总编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编委
国际输血与血液学杂志编委
审批码ITP0004731-21444,有效期至2024-06-13,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