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8日,第13届北京消化肿瘤国际高峰论坛及中国胃肠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年会(CGOG)迎来了第二天的会议日程。
本场会议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李健教授、陆明教授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曲秀娟教授的共同主持下进行。
会议的第一部分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陈功教授针对2023年ASCO结直肠癌围术期治疗领域的进展发表了精彩演讲。陈功教授分别对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加减法”、转移性结直肠癌CRC围术期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针对临床实践中的关键问题,陈功教授重点介绍了PROSPECT、FOWARC、NAIR等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围术期研究的结果,总结了此类患者术前治疗策略:通过更精细化的人群分层,优化术前治疗模式,达到保证疗效的同时减少治疗毒性和术后并发症的目的。通过人群筛选,一部分局部晚期直肠癌将豁免放疗,由单纯新辅助化疗取代“三明治”模式的同步放化疗。通过对比PRODIGE 43和HARVEST研究,陈功教授提出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后的肝动脉灌注化疗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讨论环节邀请到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崔明教授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徐栋教授。两位专家结合讲题内容和自身经验,从患者功能保护、降低手术风险等角度出发,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治疗模式选择发表了个自的观点和看法。
随后,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袁瑛教授分别从结直肠癌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化学治疗,系统阐述了今年ASCO中转移性结直肠癌药的研究进展。AtezoTRIBE研究数据显示,三药化疗联合
在讨论环节,来自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刘红利教授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刘自民教授结合临床实际,分别就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精准治疗的患者分层、时机选择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三个讲题由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王晰程教授针对ASCO会议中结直肠癌的转化研究进展进行了主题汇报。王晰程教授首先介绍了DESNITY-CRC02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HER2阳性结直肠癌中T-DXd 5.4mg/kg剂量组在疗效相当的同时,相对于6.4mg/kg剂量组有更好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本研究发现对于HER2扩增伴随KRAS突变这一类既往对于靶向HER2单克隆抗体/TKI治疗耐药的患者,T-DXd仍然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治疗效果。在DESTINY-PanTumor02研究中,T-DXd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曹宝山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陈治宇教授就HER-2、NeoRAS等结直肠癌中热点研究进行了解读,并对人群分层、剂量选择等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最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张盼盼教授分享了ASCO会议报道的神经内分泌肿瘤领域最新进展。张盼盼教授从靶向治疗的优化及疗效预测标记物入手,分析了卡博替尼、
在讨论环节,来自江苏省肿瘤医院的孙小峰教授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曾珊教授针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精准治疗及疗效预测生物标记物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强调了对于罕见肿瘤加强合作的重要性。
最后,李健教授和曲秀娟教授对会议内容进行了精彩的总结和展望,本次结直肠癌与NEN ASCO速递专场围绕这两类肿瘤的研究进展前沿、热门治疗靶点、全程治疗布局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在未来,无论是结直肠癌还是神经内分泌肿瘤都需要从临床需求出发,加强学科合作,逐步实现治疗的精准化。至此,本场会议圆满结束。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 张旭辉 许婷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