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病例资料由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胥方医师整理)
病例1
患者,女,38岁,2022年5月反复口腔溃疡起病,经各项检查于外院诊断为AML M5型,并使用
入院后检查:
骨髓形态学检查:增生III级,原始单核细胞和幼稚单核细胞(以下简称:原幼单)3.5%。
骨髓流式细胞学检查:恶性幼稚髓系细胞1.68%细胞(占有核细胞),表达HLA-DRDPDQ、HLA-ABC;部分表达CD371(71%),不表达CD25、bcl-2、CD274、CD279。
融合基因筛查:阴性;突变基因筛查:FLT3-ITD(39%);DNMT3A阳性。
本院治疗经过
治疗开始时间 | 治疗方案 | 疗效评估/患者治疗后情况 |
2022年6月10日 | 骨髓形态:原幼单10.5%(图1A) 骨髓流式:恶性幼稚髓系细胞 10.01% | |
2022年7月14日 | 塞利尼索联合 | 骨髓形态:CR、MRD 0.03%(图1B) FLT3-ITD阴性 |
2022年8月11日 | allo-HSCT | 移植后2月余,病情平稳 |
* HA方案:
图1. 骨髓形态学检查:(A)塞利尼索联合用药治疗前、(B)塞利尼索联合维奈克拉和吉瑞替尼治疗后
卢岳教授用药体会
该患者为一例R/R AML M5型患者,伴有FLT3突变,既往使用IA方案、地西他滨联合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和索拉非尼的方案均未获得有效缓解。基于此,为患者提供了塞利尼索联合维奈克拉和吉瑞替尼,疗效评估达CR,为后续allo-HSCT创造了条件。
病例2
患者,男,31岁,2020年9月因反复
2021年11月30日经查骨髓形态发现患者疾病复发,骨髓流式示恶性幼稚髓系细胞占9.65%。2021年12月14日入院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
入院后检查:
血常规:WBC 2.33×109/L、PLT 61.8×109/L。
骨髓形态学:增生III级,原始粒细胞19%、幼稚单核细胞2.5%。
骨髓流式细胞学检查:17.04% 细胞(占有核细胞)为恶性幼稚髓系细胞,表达HLA-DRDPDQ、HLA-ABC、cbcl-2。
融合基因筛查:CBFB-MYH11阳性,定量55.402%;突变基因筛查:阴性。
本院治疗经过:
治疗开始时间 | 治疗方案 | 疗效评估/患者治疗后情况 |
2021年12月15日 | AZA联合 | 因达沙替尼耐受差用药三天停用 |
2021年12月23日 | 维奈克拉 | 骨髓形态:CRi、MRD 0.23% CBFB-MYH11定量7.359% |
2022年1月18日 | allo-HSCT | 骨髓免疫残留阴性 CBFB-MYH11定量0.045% |
2022年4月27日 | AZA | CBFB-MYH11定量0.054% |
2022年6月8日 | AZA | CBFB-MYH11定量0.08% |
2022年6月23日至 2022年7月26日 | 塞利尼索联合 | CBFB-MYH11定量 0.015%(图2) |
2022年8月16日 | 停用环孢素 | CBFB-MYH11阴性(2022年10月10日) |
*AZA:
图2. 移植后,CBFB-MYH11定量变化情况
卢岳教授用药体会
该患者为一例R/R AML M4Eo型患者,既往使用IA方案和HD-Ara-C可达到CR,但疾病仍在半年内复发。入院后给予其AZA联合达沙替尼和索拉非尼,因达沙替尼耐受差改用维奈克拉口服,随后行allo-HSCT,并于移植后给予其AZA治疗,但因CBFB-MYH11定量持续上升,便给予塞利尼索联合方案治疗一个月,CBFB-MYH11定量逐渐下降,疗效显著。
病例3
患者,女, 59岁,2022年4月反复乏力起病,经各项检查于外院考虑为AML,并于2022年4月30日给予其HA方案、于2022年5月26日给予其HA联合AZA方案,于2022年6月22日给予其AZA联合维奈克拉方案,三种方案治疗后骨髓形态均为未缓解(NR)。2022年8月15日入院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
入院后检查:
血常规:WBC 1.29×109/L、HB 88.8g/L、PLT 47.2×109/L。
骨髓形态学检查:增生II级,原始粒细胞65.5%。
骨髓流式细胞学检查:恶性髓系原始细胞 59.14%。
融合基因:NUP98-NSD1,定量32.651%;突变基因:WT1、N
染色体:46,XX,del(5)(q31q35)[4]/46,XX,t(1;4)(p36.3)(q33),-17,+mar[1]/46,XX[20]。
本院治疗经过:
治疗开始时间 | 治疗方案 | 疗效评估/患者治疗后情况 |
2022年8月17日 | 塞利尼索联合地西他滨和吉瑞替尼 | 骨髓形态:原始粒细胞 60% 突变基因:FLT3阴性,故停用吉瑞替尼 |
2022年9月1日 | 塞利尼索联合:阿糖胞昔、阿 | 骨髓MRD 0.02% 融合基因:NUP98-NSD1 4.55% 家属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回家 |
卢岳教授用药体会
患者为一例R/R AML患者,既往使用HA方案、HA联合AZA方案,以及AZA联合维奈克拉方案均未获得缓解,入院后给予患者塞利尼索联合方案,患者原始粒细胞占比减少,NUP98-NSD1基因定量也大幅下降。
刘开彦教授点评
目前,R/R AML患者存在较差的预后及缺乏令人满意的治疗选择3。因此,对于R/R AML患者而言,亟需探索新型治疗靶点,找寻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治疗缓解率。核输出蛋白(XPO1)作为关键的核输出蛋白之一,是几种肿瘤抑制蛋白(TSP)、生长调节蛋白(GRP)中重要且研究较为广泛的核输出蛋白。塞利尼索作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口服选择性XPO1抑制剂,与FLT3抑制剂联用,可协同下调FLT3水平,提高FLT3抑制剂活性,此外,FLT3抑制剂也可增强塞利尼索敏感度4,5。因此,塞利尼索与其他靶向药物联合,可发挥协同抗白血病作用,为R/R AML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除此之外,塞利尼索联合甲氧
病例1患者既往使用多种治疗方案均未获得有效缓解,因此考虑为患者提供新机制的治疗方案,并给予其塞利尼索联合FLT3抑制剂的全新治疗方案,患者疗效评估达CR,后续行allo-HSCT,目前病情平稳。病例2患者疾病复发后使用多种治疗方案达到CRi,行allo-HSCT后CBFB-MYH11定量持续上升。在临床治疗中,CBFB-MYH11微残监测可以作为早期改变治疗策略的依据,从而改善患者预后7,因此考虑给予患者塞利尼索联合方案治疗一个月,CBFB-MYH11定量显著下降,疗效良好。病例3患者使用多种常规化疗方案均未缓解,因此考虑给予其塞利尼索联合方案,后续患者原始粒细胞占比减少,NUP98-NSD1基因定量也大幅下降。
综上,塞利尼索作为独特机制的药物,在R/R AML的患者体内发挥出了有效的抗肿瘤活性,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和机会。希望未来塞利尼索能解决更多亟待满足的临床需求,惠及更多患者!
刘开彦 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博导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主任
北京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主任
兼任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总干事,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血液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脐带血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EBMT国际委员。
《临床血液学杂志》、《白血病•淋巴瘤》副主编;《中华内科杂志》、《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华医学百科全书》血液病学卷编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通讯编委。
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三届国之名医盛典“国之名医卓越建树”奖等多项。
卢岳 教授
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移植科主任医生(副院长级)
北京血液学分会理事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组成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2016年10月赴美国西雅图Fred Hutchinson骨髓移植中心进修临床
擅长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各种良恶性血液系统疾病,重点研究方向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AML,MDS,AA,PNH,老年白血病,母细胞性
在《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ilology of Blood Marrow Transplantation》等杂志上发表SCI 10余篇,累计IF50分。
以上观点系专家临床诊断经验,文章中所涉及的案例为教学案例且已进行匿名化处理。
注:2021年12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了德琪医药的塞利尼索的新药上市申请,通过与
文章内容仅限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交流使用,如为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士请主动退出浏览与阅读,否则由此产生的相关风险与后果应自行承担。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