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0-12日,中国高血压年会暨第24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在万众期待中于“山城”重庆隆重召开。会上参与编写新版高血压指南的多位专家委员对2023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更新要点进行了展望和研讨,涵盖血压流行病学与心血管风险、血压测量与诊断评估、降压策略与目标、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器械治疗、特殊人群的血压管理等内容。我们特邀广东省人民医院陈鲁原教授对2023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降压策略及ARB相关要点进行了前瞻解读!
陈鲁原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教授
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二、三届高血压学组副组长
问题一:《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是我国高血压临床实践的主要依据,时隔5年,新版高血压防治指南即将发布,新版指南在降压药物治疗时机和治疗目标上有哪些更新?
陈鲁原教授:启动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取决于患者的血压水平和总体心血管风险。对于血压≥160/100 mmHg 的二级高血压患者,应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这相较于2018版指南1推荐更加积极。对于血压140~159/90~99mmHg的一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为高危和很高危者应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低危和中危者可改善生活方式3个月,如血压仍不达标,应尽早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对于血压水平130-139/85-89mmHg的正常高值人群,心血管风险为高危和很高危者应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综上所述,新版指南对于高危很高危患者降压治疗时机推荐更加积极。
在降压治疗目标方面,新版指南比上一版指南也更加积极。首先,在治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采取强化降压的治疗策略,强化降压治疗已成为高血压治疗的趋势。新版指南推荐一般高血压患者推荐诊室血压降至基本目标<140/90 mmHg;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理想目标<130/80mmHg,值得注意的是基本目标和理想目标,这两个目标结合起来看,是高血压管理的进步。心血管高危/很高危的高血压患者以及有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在可耐受的条件下推荐诊室血压目标为<130/80 mmHg。此外,与上一版指南不同,新版指南对于65-79岁的老年人目标血压与中青年目标血压一样,推荐65-79岁老年人降压目标<140/90 mmHg,如能耐受可降至<130/80 mmHg。对于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的降压目标推荐不变,为<150/90 mmHg。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分型的新思维。新版指南强调,高血压不但要分期,分级还要分型。其中分级针对降压本身;分期强调综合干预,分型主要是针对高血压的病因进行纠正和治疗,首次提出的分型更加贴近高血压的不同临床表型的病理生理特点。在治疗部分,也特别强调要首选每日服药一次,可以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的长效药物。
问题二:降压药物治疗是高血压管理的重要措施,新版指南在降压药物应用方面有哪些更新?
陈鲁原教授:新版高血压指南在传统五大类降压药物基础上,拟新增ARNI为全新一类常用降压药物,提出六大类常用的降压药物。上一版指南中钙拮抗剂主要是二氢吡啶钙拮抗剂,新版在此基础上提到了非二氢吡啶钙拮抗剂。第二类利尿剂,在利尿剂方面也对噻嗪型和噻嗪样利尿剂做了适当的区分,也引用了一些比较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第三类是
在新版指南中,ARB类药物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ARB因公认的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而使用广泛。新版的指南认为ARB类药物的强适应证包括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慢性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房颤预防、脑血管病、
补充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为新的一类常用降压药物。
问题三:单片复方制剂已成为联合降压治疗的新趋势,新版指南对于单片复方制剂是如何推荐的?
陈鲁原教授:由于我们强调强化降压治疗,以一级高血压为例,他的
此外,新版指南对于单片复方制剂的推荐较上一版指南更加明确。上一版指南推荐,对血压≥160 /100mmHg、高于目标血压 20 /10mmHg 的高危患者, 或单药治疗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进行联合降压治疗,包括自由联合或单片复方制剂。而新版指南明确指出,在可获得的情况下,联合治疗均应优先选择单片复方制剂。
此外,新版指南还增加了三药联合降压治疗的单片复方制剂,这和欧洲相似,两药联合不能有效控制血压,需要三药联合的时候,也可以选择三个药物组成的单片复方制剂,这就把单片复方制剂推荐的力度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另外,目前我国一家医院一个医疗单位只能引进一种规格的单片复方制剂,这不能满足当前的临床实际需求,也限制了单片复方制剂的使用,导致降压达标的速度就会减慢。因此,我们需要共同呼吁国家治疗政策改善以改变这一现状。
结语
2023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高血压管理的分级、分型、分期为基础构建整体管理策略,在降压药物治疗时机和治疗目标方面均予以更新。在降压药物方面,新版指南进一步巩固了ARB药物的地位,拟新增ARNI为新一类常用降压药物。此外,在可获得的情况下,联合治疗应优先选择单片复方制剂。相信随着后续2023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正式公布,可进一步促进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的进步,助力临床早日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19(1):1-44.
2. Parving HH, et al. N Engl J Med. 2001;345:870-8.
3. Lewis EJ, et al. N Engl J Med. 2001; 345(12):851-860.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