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也有望新增“车补”福利?人均500元起步……
2023-04-13 来源:医脉通 医话医议
关键词: 医护福利待遇 车补

作者:叶正松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众所周知,国家行政机关公车改革后,根据相关文件,“车补”标准普通科员最低每人每月500元。也就是说,“车补”这一块每年就是6000元。


一直以来,对于“车补”这一块,医护人员羡慕不来,因为总觉得这是“别人家的孩子”,是公务员的享有的,与事业单位无关。


但是,近几年,一些省份也开始给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发放“车补”了。


比如,此前,山东省曾下发“规定”:部分事业单位的一般工作人员每月最低500元,副科级每月600元,正科级每月650元。


春风不仅仅吹拂在齐鲁大地,西北甘肃,中原河南湖北,西南贵州四川,岭南广东等地,也都给在编在岗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发放起了车补。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以此类推,作为非营利性机构的医疗卫生机构同样属于事业单位,那么,给医护人员发放“车补”,亦理所当然,也理所应当,再正常不过了。


但是,据了解,至少目前尚未听闻医护群体有享受“车补”待遇的消息传来。


难道医护人员都不用通勤,全部医院安排住房吗?


事实真相,我想不用我说,大家也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内外环境就摆在那里。


关于内部环境,大家还记得去年发生在某医养中心的事吗?


一名女职工,因为发了一条朋友圈说:我真羡慕人家按时发工资。这条消息被领导看到后,这位职工就被开除了。


最令人无语得是有另一个同事点赞了这条朋友圈,也一并被开除。


这位领导说:拖欠工资属于正常现象,作为一名职工,不为工作想,领导肯定不用你!


那位发朋友圈的女职工让我想起一位哲学家说过的一句话:你不要以为有些人某天能突然醒悟。作为一个职工肯定不是为工作着想,任何人都是为了自己工资收入着想,如果一个员工跟领导说,我不是为了工资,那么他肯定是个卧底。


至于外部环境,就更风雨交加。


如今的社会有个不好的现象,就是觉得医护人员不仅收入稳定且高,而且灰色收入也不少。这些问题被一些人一些媒体选择性聚焦放大以后,个案就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医护普遍形象。


而事实上,大部分医院、大部分医护人员的工资待遇并不比同地区的公务员甚至同一职称系列的教师薪酬福利高。


与此同时,医护人员还承受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和道德压力,他们的经验和技术能力要受到更多、更严格的考验,智力水平、心理承受能力和体力都超出常人。医疗这个行业是公认的百般辛苦,尤其是在大医院,医护人员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超时工作普遍存在于每一个科室,成为每一名医护的常态。这一切都使他们对薪酬的期望高于其他行业,但是现实却每每总是出乎意料的给予他们迎头一击。


退一万步说,纵使医护人员不指望通过这个职业发家致富,但至少也要获得患者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吧?


可现在,不仅医护整体待遇与付出不成正比,甚至还不抵一年两个寒暑假的同一地区教师的收入水平,而就连许多其他事业单位都已经陆陆续续不声不响发放的“车补”,他们至今甚至都还没“望梅止渴”的消息传来!


宋朝的司马光是国之重臣,很多新官刚入朝堂的时候总是先去拜访他。他跟对方聊天的时候常常问一个使人很难堪的问题。他问:你家里有没有钱?你的开支够不够?你有没有欠人家的钱?诸如此类。被问的人出来以后都很奇怪,说司马光这么了不起的国家大臣,怎么问我有没有钱这种小问题啊?


后来大家再打听,才知道其中原因。


原来,司马光认为,人有没有钱,能不能维持生活,能不能不为五斗米折腰,只有有这个本领、有这个钱以后,他才认可此人有独立的人格。


所以,有没有钱才可以决定一个人有没有独来独往的人格,这就是司马光用人的一个标准。


而一名医护,能不能心无旁骛的潜心临床,关爱病人,不忘初心,有荣誉感和获得感,不沾染一些灰色的东西,也取决于能不能有一份合理的职业收入,足够维持相对比较体面的、有职业尊严的生活。


一位叫马勇的医生和我说了这样一段话:一台从早七点到晚十点的肝移植手术,各种出血,各种输血,付肾用了一百多支。紧盯着监护仪上的各个数值,手术进度,患者身上的各种管路,自己一天竟都不觉着饿。等终于平稳后,自己放松下来,眼睛一度视物模糊。最后病号活了,那种感觉真好!


这不是马医生的个人心理感受,同样作为一名医生,我觉得,他实际上说出了大多数医护人员的心声。


什么是医者仁心?


这就是!


为了病人活下去,可以去牺牲自己。


在金钱社会,职业道德危机,人的价值观被扭曲,医护这样神圣的职业,没有被大家所认可,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黄金为什么有价值?


因为大家有共识。其实比黄金稀缺的东西多了去,但没有共识就很难有价值。这个共识是完全可以人工培养的,你比如钻石,根本就不稀缺。但是自从钻石矿被垄断了之后,配上与爱情忠贞的绑定,这东西就可以产生一种人为的共识,从而给它塑造价值。


所以,社会对医护职业形成与健康和生命深度绑定的认识,而不要商业化,极为重要。医疗不是商业,因为健康和生命无价。


当然,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但是有尊严。


职业的尊严从何而来?


那就是对未来稳定的预期。当预期不稳时,人的经营心态就会发生变化,那么追求短期利益的心态就会战胜追求长期利益。


事业单位的“车补”,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就像一个深远的传奇,蕴含着他们的渴求与悲欢、甘苦与希望。


所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发放“车补”,绝不能忘了医护人员!


心软穷半生,多情空余恨。

万般铜钱臭,神佛也镀金。


尊医重卫,就从提高医护人员待遇开始,就从给他们发放“车补”开始吧!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