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出现开启了
医脉通:对于初诊CML患者,治疗的首要目标是降低疾病进风险。在
梁蓉教授
一项CML-IV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显示,当CML患者接受伊马替尼400mg治疗时,初诊Euro评分低危患者10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为88%,中高危患者为75%~76%,相差12~13%;当接受伊马替尼800mg治疗时,低危患者10年PFS率为85%,中危患者为75%,而高危患者为65%,低危与高危患者相差20%。可见在伊马替尼治疗时期,中高危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与低危患者之间存在差距。
在多中心、开放性、III期ENESTnd研究中,10年随访结果显示接受
医脉通:请结合您的诊疗案例谈谈如何为中高危患者选择初始治疗药物的?最终治疗效果如何?
梁蓉教授
拟定治疗方案之前一般要对每一位CML患者进行基线评估:包括询问病史,完善
TKI治疗的效果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达到深度缓解的时间,一类是疾病缓解的程度。达到深度缓解的时间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临床中部分患者可能接受二代TKI治疗3个月就能够达到非常理想的治疗状态,然而还有一部分患者可能在治疗6个月、18个月、甚至超过18个月后才能达到深度缓解。但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疗效来看,二代TKI更容易实现深度缓解。
医脉通:在临床诊疗中,您是否会对初诊中高危的CML患者进行更严密的监测?
梁蓉教授
就监测角度而言,每个患者都按照标准来监测:①血液学反应监测:每1~2周进行1次,直至确认达到完全血液学反应,随后每3个月进行1次,除非有特殊要求。②细胞遗传学反应监测:初诊和TKI治疗3、6、12个月各进行1次,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后每12~18个月监测1次。③外周血分子学反应监测:每3个月进行1次,直至获得稳定主要分子学反应(MMR),之后可每3~6个月1次,转录本水平明显升高并丧失MMR时应尽早复查。④激酶突变分析:进展期患者TKI治疗前,未达最佳反应或病情进展时。对于中高危患者,若未达到最佳疗效一般会提前评估,更早采取应对措施,并适当增加监测频率。监测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患者的依从性、伴随用药情况。因为用药早期患者可能因为不耐受或药物不良反应等原因自行调整剂量,这会影响TKI疗效。
在对CML患者进行监测的过程中,不同治疗阶段达到对应的分子反应里程碑对于CML患者意义重大。2019年意大利成人血液病工作组(GIMEMA)和2020年欧洲白血病网(ELN)将3个月达到早期分子学反应(EMR)、6个月达到CCyR、12个月达到MMR、在治疗任意时间达到DMR定为CML治疗的最佳分子学反应。CML早期监测指标需要重点关注的是3个月时的EMR。如果TKI治疗3个月后达不到EMR标准,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譬如更换TKI。部分患者TKI治疗应答不佳可能是因为不耐受,建议患者继续用药一段时间,因为早期不良事件多发生在用药半年内,半年以后可能会逐渐减少。
梁蓉 教授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大内科主任、住培内科专业基地主任
淋巴瘤全程管理项目主任和MDT负责人
CSCO抗淋巴瘤/白血病联盟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专业委员会常委
CACA血液肿瘤专委会淋巴瘤学组委员
中国T细胞淋巴瘤工作组副组长
中国
中国滤泡性淋巴瘤工作组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省抗癌协会肿瘤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白血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淋巴瘤专业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专业常委
美国MD 安德森癌症中心淋巴瘤/骨髓瘤中心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为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的基础与临床。负责国家自然基金4项、省部级课题4项,主笔申请Clinical Trial研究,获军队一等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
MCC号TAS23032337有效期2024-03-28,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