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防治,赢在整合。11月17日—20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省抗癌协会、浙江省癌症基金会、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承办的2022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本次会议聚焦肿瘤,以“防、筛、诊、治、康;评、扶、控、护、生”的整合医学理念,建平台、论科研、谋创新、求索“生命健康”的共通之策。与会期间,医脉通特邀河南省肿瘤医院陈小兵教授分享
医脉通:近年来免疫药物的出现改变了胃癌的治疗格局。随着CheckMate 649、KEYNOTE-811等研究的开展,免疫治疗更是跻身晚期胃癌的一线治疗,请您谈谈晚期胃癌免疫治疗现状,如何看待免疫治疗的发展前景?
陈小兵教授:晚期胃癌主要采取以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策略,目前有三大类药物,包括化疗、靶向药物以及免疫药物。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肿瘤领域风起云涌,以PD-1/PD-L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改变了多个瘤种的临床实践。在胃癌领域,以CheckMate 649为代表临床研究将免疫治疗真正的推向了胃癌一线治疗,证实了免疫联合化疗的积极疗效和显著获益,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此外,我国自主研发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胃癌中同样表现出色,例如ORIENT-16研究证实国产免疫药物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胃癌实现了全人群获益,在晚期胃癌一线治疗领域具有重要价值。总体而言,免疫联合化疗已成为晚期胃癌一线治疗的新标准。未来免疫治疗有五大发展趋势,第一是从后线到前线,第二是从单药到联合,第三是从泛癌到精准,第四是从姑息到治愈,第五非常关键,也是我们特别期待的,那就是从晚期到早期全覆盖。期待未来能够有新的突破给予临床医生更多选择,造福广大患者。
医脉通:除了针对疾病做出精确诊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癌症的早筛早诊也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手段,您在这一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请您从医生和患者两个角度,谈谈如何做好胃癌的早筛早诊?
陈小兵教授:我们经常讲的癌症一级预防是指针对病因的预防,而二级预防实际上就是指癌症的早筛早诊。早筛非常重要,健康中国,科普先行,重在基层,基层科普,预防为主,早筛早诊,势在必行。为什么要进行早筛?我国的癌症五年生存率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原因何在?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大部分癌症患者一经发现就是中晚期,早诊早治才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关键,而早筛是早诊早治的前提。一方面,社会大众尚未树立起“早筛早诊早治”的理念,通常认为“癌症防不胜防”,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点,癌症完全可以通过学习防癌抗癌知识,不断改变个人行为和生活方式得到预防。另一方面,早期癌症几乎没有明显症状,因而容易被患者忽视,因而对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尤为重要。
癌症筛查是在“健康”人群中运用简单、快速、有效的检查方法,初步筛选出那些可能患有癌症、无症状(临床前期)或临床早期的癌症患者。传统的筛查手段包括影像学以及内镜等,肝癌、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