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刚教授:转移性肾癌减瘤性肾切除术的临床价值与时机
2022-01-13 来源:医脉通

编辑:小园XY

医脉通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1月8日,由北京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共同主办“2022北京泌尿肿瘤青年论坛”胜利召开。会议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郭刚教授分享了转移性肾癌(mRCC)减瘤性肾切除术(CN)的临床价值与时机,医脉通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微信图片_20220113171320.jpg

郭刚 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泌尿外科负责人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北京市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TSC-AML协作组委员

CSCO尿路上皮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CSCO罕见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


减瘤性肾切除术的价值


CARMENA研究是一项III期非劣效研究,旨在评估舒尼替尼vs 减瘤性肾切除术(CN)+舒尼替尼用于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纳入450例患者。最终结果显示,CN+舒尼替尼组(A组)、舒尼替尼组(B组)在总人群中的中位总生存期(OS)均为15.6个月(HR=0.97),在IMDC中危人群中,两组的中位OS分别为19个月和27.9个月(HR=0.94);在IMDC高危人群中,两组的中位OS分别为9.5个月和11.8个月(HR=1.01)。


亚组分析显示,在IMDC中危患者中,1个风险因素患者使用减瘤性切除术的中位OS明显更优,而2个风险因素患者的OS无差异。同样,仅1个转移灶患者使用联合治疗的中位OS更优,而1个以上转移灶亚组患者的中位OS无差异。


舒尼替尼治疗组后续接受CN的情况:超过80%患者因转移灶CR或近CR或有某些症状患者需要进行CN。31.1%患者接受后续CN患者术后重新使用舒尼替尼。


舒尼替尼治疗后,延迟接受CN患者的中位OS达到了48.5个月,而仅接受舒尼替尼患者的中位OS为15.7个月(HR=0.34)。


1.长期随访结果提示


61.5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无论对于MDKCC中高危或IMDC中高危患者,舒尼替尼单药治疗非劣于CN+舒尼替尼;


该研究证实,CN不应再作为标准治疗方案;


筛选患者:仅有1个IMDC风险因素的患者,可能从CN中获益,尤其是仅有1个转移灶的患者;转移灶数量无法用于指导选择能从手术中获益的患者;初始治疗后缓解情况较好的患者可接受延迟CN。


2.EAU肾癌指南关于CN的推荐意见


对于MSKCC高危患者,不再推荐进行CN;


对于无症状MSKCC中危的需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系统治疗的肾癌患者,不推荐立即进行CN。


3.CARMENA研究的局限性


CN+舒尼替尼组有22.5%患者未接受靶向治疗只接受了手术治疗,而单独舒尼替尼有17%患者却接受了CN。这些数据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需要对这些因素进一步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CARMENA研究纳入MSKCC预后中等和不良患者,因此结果不适用与预后良好患者;在肿瘤负荷方面仅纳入原发灶较大且转移病灶小的人群,忽略了原发灶较小且转移灶负荷大的人群。


111.png


4.CARMENA研究再认识


CARMENA研究开展时肾癌治疗正处于靶向治疗时代,在免疫联合靶向作为一线mRCC治疗的新时代,CN的价值需要重新评估。


依据疾病的分层及分子标志物的指导,开展个体化治疗。


新时代下转移性肾癌的治疗思路,即系统治疗-最大限度减瘤-辅助治疗。


222.png


近期发表的一篇文献总结了目前的治疗模式:对于单一或较少转移灶(外科可干预情况下)患者,研究者推荐最大限度地减瘤;对于外科暂时无法干预的患者,推荐先进行系统治疗,再进行最大限度地减瘤,术后推荐再进行辅助治疗(基于KEYNOTE-564研究);对于高危人群,推荐立即进行系统治疗,对有症状病灶进行减瘤。


CN治疗时机


1.SURTIME研究:靶向治疗时代,CN时机对mRCC获益无明显影响


III期SURTIME研究旨在评估靶向治疗时代CN时机对mRCC患者结局的影响。研究纳入99例患者,即刻CN组(先CN后靶向治疗)和延迟CN组(先靶向治疗后CN)分别有50例和49例。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率(PFR)。
结果显示,即刻CN组和延迟CN组的28周PFR分别为42%和42.9%。


2.mRCC接受CN的必要性和优势


先CN,后靶向(蜂巢理论):原发灶是转移病灶和促血管生成物质的主要来源,CN可抑制宿主免疫反应,原发灶切除后,靶向药物不仅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转移性病灶,而且还利于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周期。

先靶向,后CN:类似于其他恶性肿瘤术前的新辅助化疗,术前靶向治疗能够使原发病灶及转移病灶缩小,从而促进实施CN。


靶向联合治疗时代,CN的应用及作用


1.Checkmate9ER研究:按既往有无肾切除术分层的亚组分析结果


Checkmate9ER研究旨在评估纳武利尤单抗+卡博替尼vs 舒尼替尼在晚期肾癌中的疗效。
在既往接受肾切除术的亚组患者中,与舒尼替尼相比,纳武利尤单抗+卡博替尼组的OS获益更大。
同样,在试验入组前3个月内接受肾切除术的患者中,与舒尼替尼相比,纳武利尤单抗+卡博替尼组的OS获益更大。


2.JAVELIN Renal 101研究事后分析


该研究评估了既往肾切除术在阿维鲁单抗+阿昔替尼vs 舒尼替尼用于mRCC一线治疗的作用。

在阿维鲁单抗+阿昔替尼组中,与未接受肾切除术患者相比,既往接受过肾切除术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OS在数值上更长;但舒尼替尼组无差异。

与未接受肾切除术患者相比,既往接受过肾切除术患者确认客观缓解率(ORR)在数值上更优,但舒尼替尼组无差异。

研究提示,免疫联合靶向时代,减瘤性切除术的地位和作用与靶向治疗时代不同,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

近期发布在EAU上的一项回顾性分析显示,在中危转移性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患者中,先靶向后CN更具优势。另一项真实世界研究显示,前期CN较单纯全身治疗更具生存优势。

目前正在开展的大部分研究选择了“药物-CN-药物”序贯模式。


结语  


靶向+免疫治疗时代,CN依然是降低mRCC患者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且CN时机对患者结局无明显影响。


MSKCC低/中危、体能状况良好的患者CN+靶向药物较单独靶向治疗获益更好。


目前为止,靶向+免疫治疗 vs 联合CN治疗mRCC的研究较少,且现有的研究存在局限性。


CN改善mRCC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信心。


最大限度CN+药物治疗的新模式有望获得更大的临床获益。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