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1年CSCO学术年会于2021年9月25-29日举行,本次大会上,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血液科邓琦教授以“全人源化BCMA CAR-T细胞治疗在伴与不伴髓外病变的复发/难治
医脉通:能否请您先简单介绍下,目前EMM的治疗现状如何?
邓琦教授
EMM是一种少见的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极其高危的MM类型,可以在MM初诊时发生,也可以在MM的复发难治阶段出现,预后极差,EMM患者生存时间大幅度缩短。此外,EMM分为单纯骨相关髓外病变与软组织相关髓外病变,研究发现,相比于单纯骨相关髓外病变,软组织相关髓外病变患者的预后更差。目前,新药时代仍无法逆转EMM的不良预后,甚至
医脉通:能否请您介绍下,您和团队进行的靶向BCMA CAR-T细胞治疗伴与不伴髓外病变的复发难治MM(R/R MM)患者的研究结果以及意义?
邓琦教授
靶向BCMA CAR-T细胞治疗R/R MM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但有关靶向BCMA CAR-T细胞治疗EMM患者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数据有限。我们中心与相关公司合作,探索了全人源化BCMA CAR-T细胞治疗EMM患者及无髓外病变R/R MM患者,在疗效(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EMM组7例,无髓外病变R/R MM组13例,患者除了髓外病变,基线水平无差异。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总缓解率(ORR)相当,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180天的无进展生存(PFS)率和总生存(OS)率相当,无统计学差异,但EMM患者的360天PFS率和OS率均低于无髓外病变R/R MM患者(如下图)。在获得ORR的患者中,EMM患者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的级别高于无髓外病变R/R MM患者。该结果表明全人源化BCMA CAR-T细胞治疗为EMM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EMM患者可以在短期内受益于靶向BCMA CAR-T细胞治疗。在获得缓解后,是否可以通过联合其他MM的治疗手段(如放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新药治疗[如
医脉通:您对未来靶向BCMA治疗MM有哪些期待?对EMM的治疗您又有哪些展望?
邓琦教授
靶向BCMA CAR-T治疗首先是从鼠源BCMA靶点做起,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之后的全人源化CAR-T细胞和肿瘤细胞的亲和力更高,杀伤活性更强,在提高疗效的同时,也会带来更大的副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我希望把各种药物和CAR-T细胞治疗联合使用,比如先应用其他药物治疗来降低肿瘤负荷,随后再桥接CAR-T细胞治疗,如此一来,CAR-T细胞治疗既能够起到很好的疗效,也能减轻毒副作用,使患者更安全地获益。
对于EMM患者的治疗,我认为一是寄希望于更多新药的产生,二是需要探索多靶点CAR-T细胞治疗,比如目前已经取得良好疗效的BCMA靶点(当然其远期疗效和疗效的持久性还待于进一步提高和探索)和在骨髓瘤细胞上高表达的GPRC5D靶点的联合,或者和其他靶点的联合使用。这些方案能否使MM患者,特别是EMM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期,我认为还有待于临床探索。图片
邓琦 教授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天津医师协会天津分会常委
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血液学专委会常委
天津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
天津医师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
中国中西医结合天津血液学分会常委
中国免疫生物技术学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天津分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