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促进国内外白血病和淋巴瘤领域的交流与发展,“第六届抗白血病·淋巴瘤国际高峰论坛暨CSCO抗白血病联盟&抗淋巴瘤联盟巡讲——哈尔滨站”于2021年7月8-10日在哈尔滨举办。本次论坛汇聚了国内外众多优秀的白血病和淋巴瘤专家,对新药研发及临床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值此期间,医脉通有幸邀请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应志涛教授接受采访,就CAR-T细胞治疗后乙肝病毒(HBV)再激活的防治进行分享。
医脉通:CAR-T细胞治疗可能会导致HBV再激活,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下其发病机制?
应志涛教授
CAR-T细胞疗法的临床应用已有十几年时间,目前全球已有五款CAR-T细胞产品获批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血液系统肿瘤,为复发难治性患者带来了治疗希望。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关注,比如HBV再激活。由于很多西方国家的临床试验没有纳入HBV阳性患者,所以这部分患者的临床数据相对较少,在中国等亚洲国家HBV阳性患者较多,这个问题值得引起关注。以靶向CD19的CAR-T细胞为例,它能够清除CD19阳性的B淋巴细胞,引起正常B细胞缺失,从而出现体液免疫受损,易导致HBV再激活。
医脉通: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有乙肝病史的患者该如何评估其是否适合接受CAR-T细胞治疗呢?在治疗过程中该如何预防HBV再激活?
应志涛教授
我国是乙肝大国,在CAR-T细胞治疗的临床实践中不能完全把乙肝患者排除在外,因此,很多CAR-T细胞相关的临床研究纳入了乙肝患者。近期,国内学者发表了一项关于HBV阳性患者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临床研究,该研究共纳入17例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合并HBV感染史患者(HBsAg+或HBcAb+,但HBV DNA均阴性)接受靶向CD19的CAR-T细胞治疗,结果显示疗效良好且没有出现HBV再激活的问题。这些患者尤其是HBsAg+且HBV DNA阴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受了抗病毒治疗。
研究结果提示,具有HBV感染史患者在接受CAR-T细胞治疗时,要考虑到HBV再激活的可能,应提早进行干预。但目前关于CAR-T治疗后HBV再激活的防治还没有可以参考的指南或专家共识,在临床实践中可以参考抗CD20单抗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专家共识,对于HBsAg+患者应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HBcAb+患者要监测HBV DNA水平,部分患者也应接受抗病毒治疗,且要密切监测HBV活动度。
医脉通:如果CAR-T细胞治疗后发生HBV再激活,对于CAR-T细胞的疗效有何影响?
应志涛教授
在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接受CAR-T细胞疗法的多数患者为HBV阴性,再激活发生情况较少。一旦发生HBV再激活,比如HBV DNA水平升高或出现肝功异常,甚至严重肝功异常时,应积极使用抗病毒及保护肝脏的药物,请肝脏专科医生会诊。
结合研究数据,目前来看,HBV再激活不会影响CAR-T细胞治疗的疗效。但应积极关注和处理HBV再激活,以免相关并发症导致患者出现危险或死亡事件。
医脉通:CAR-T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治疗,在应用于临床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既往没有遇到的问题,那么您对开展CAR-T细胞治疗的临床医生有何寄语呢?
应志涛教授
CAR-T细胞治疗是血液肿瘤领域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CAR-T细胞治疗在国内已经有一款产品获批上市,未来很多中心将会开展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在关注CAR-T疗效的同时,其毒副反应也值得关注。CAR-T细胞治疗的毒副反应与化疗药物、靶向药物以及免疫治疗药物均不相同,患者可能会出现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神经毒性或
应志涛 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老年血液学淋巴瘤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专委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淋巴瘤规范化诊断与治疗
参编多部肿瘤学书籍,发表论文20余篇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