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BOC/BOA | 袁瑛教授:浅谈FIRE-4.5研究——BRAF V600E突变mCRC患者治疗新进展
2021-07-19 来源:医脉通


2021年7月2日-3日,“2021年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进展研讨会(BOC)暨Best of ASCO® 2021 China”在天府之国成都顺利召开。大会邀请国内多领域肿瘤学专家分别就2021 ASCO会议中的精彩研究进行点评报告;同时设有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进展报告环节,对CSCO评选的2020年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进展和中国专家在国际大会报告的临床研究进行了总结汇报与探讨。在本次会议上,医脉通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袁瑛教授解读最新诊疗进展。


微信截图_20210719140727.png


约5%~10%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存在BRAF突变,其中最常见的为 BRAF V600E突变,约占90%,该突变提示患者预后较差。对于BRAF V600E突变mCRC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目前尚无定论,2021年ASCO年会上公布的FIRE-4.5研究在既往未接受过治疗的BRAF V600E突变mCRC患者中比较了FOLFOXIRI联合vs. FOLFOXIRI联合的疗效。在此之前一些回顾性研究和小样本研究显示三药方案联合抗EGFR单抗表现出非常不错的缓解率(ORR),因此FIRE-4.5的研究设计定位很高,研究者希望三药联合西妥昔单抗对比三药联合贝伐珠能够提高37.5%的ORR。然而研究结果显示,从主要终点ORR来看,贝伐珠单抗组为66.7%,西妥昔单抗组为52%,虽然无统计学意义,但从数值来看贝伐珠单抗组高于西妥昔单抗组。从无进展生存期(PFS)来看,两组差异更加明显,贝伐珠单抗组PFS为8.3个月,西妥昔单抗组为5.9个月(P=0.03)。从总生存期(OS)来看,贝伐珠单抗组更加具有获益的倾向。因此,虽然FIRE-4.5是一个随机对照的II期临床研究,但也填补了BRAF V600E突变mCRC患者一线治疗领域的空白,基本上明确了这部分患者一线治疗还是应该采用三药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以期获得最佳疗效。


研究简介

 

研究背景


FIRE-4.5(AIO KRK-0116)研究在BRAF V600E突变mCRC初治患者中比较了FOLFOXIRI(+亚叶酸钙+奥沙利铂+)联合西妥昔单抗或贝伐珠单抗的疗效。

 

研究方法


在这项1:2随机、对照、开放的II期试验中,入组患者按照1:2随机分组,按以下方案每两周接受FOLFOXIRI治疗:伊立替康150 mg/m2(30-90分钟,第1天)、亚叶酸400 mg/m2(120分钟,第1天)、奥沙利铂85 mg/m2(120分钟,第1天),5-氟尿嘧啶3000 mg/m2,48小时。A组为FOLFOXIRI联合贝伐珠单抗(5mg/kg体重的剂量联合使用,每2周一次),B组为FOLFOXIRI联合西妥昔单抗(负荷剂量为400 mg/m2,随后每周一次250 mg/m2)。在维持治疗之前,FOLFOXIRI最多应用12个周期。根据RECIST 1.1标准,主要终点是B组在ORR方面的获益,次要终点包括PFS、OS和耐受性。

 

研究结果


从2016年11月到2020年12月,共入组来自90个德国中心和10个法国中心的108例患者(A组35例,B组73例)。没有观察到新的或意外的毒副反应。ORR未达到主要观察终点,两组ORR分别为66.7%和52.0%(P=0.23)。A组的中位PFS明显优于B组(8.3个月vs. 5.9个月;对数秩P=0.03;HR 1.8)。尽管尚未达到OS,但在分析时中位OS具有可比性。原发肿瘤位于左半结肠的患者应用贝伐珠单抗或西妥昔单抗具有可比性,但原发肿瘤位于右半结肠的患者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具有更好疗效的趋势。

 

研究结论


FIRE-4.5是首个在BRAF V600E突变mCRC患者中研究FOLFOXIRI联合靶向治疗一线疗效的前瞻性随机研究。FOLFOXIRI联合贝伐珠单抗或西妥昔单抗在治疗左右半BRAF V600E突变的mCRC时显示出不同疗效,显示初了肿瘤的异质性。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