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3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联合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21年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进展研讨会(BOC)暨Best of ASCO 2021 China”在天府之国成都盛大召开。医脉通有幸邀请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宁教授,为我们解读入围2021 ASCO大会LBA摘要之一的OUTBACK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今年ASCO大会上公布的局部晚期
OUTBACK研究纳入了局部晚期宫颈癌(FIGO 2008 分期 IB1+LN, IB2, II, IIIB, IVA)患者,随机分配至对照组(标准
整体人群的研究结果未发现获益,但该研究有许多细节值得关注:
1.该研究在设计之初,将患者在同步放化疗开始前进行随机分组,但在实际研究中发现,约23%的患者未能完成同步放化疗,这对后续辅助化疗能否完成有一定影响,从而对整个研究结果可能产生影响。
2.该研究入组人群中,大部分是ⅠB期和Ⅱ期患者,ⅢB期和ⅣA期患者仅占24%。对于ⅠB期和Ⅱ期患者,同步放化疗的疗效较好,Mileshkin教授也提到,她预期中位PFS为12个月左右,但实际上5年PFS率达63%(HR=0.87; P=0.61),即中位PFS超过60个月。因此,在这部分人群中,短期内很难观察到辅助化疗的作用。
总体而言,该研究是阴性结果,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在标准顺铂放化疗后进行辅助化疗未发现获益,但是否意味着该策略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应用失败,还需进一步探讨。
OUTBACK研究简介
研究背景
同步放化疗(CTRT)是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方案。然而,仍有很大比例的患者会出现复发或转移。OUTBACK研究的目的是明确放化疗后的辅助化疗对生存的影响。
研究方法
由美国妇科肿瘤协作组(GOG)发起的III期OUTBACK研究旨在评估与单独放化疗相比,同步放化疗后行4个周期卡铂联合紫杉醇化疗能否改善宫颈癌患者的生存。入组患者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FIGO 2008 IB1 期&淋巴结阳性、IB2、II、IIIB或IVA)。在对淋巴结状态、参与地点、FIGO分期、年龄和计划扩大野放疗分层后,患者随机分入标准顺铂增敏的同步放化疗组(对照)或标准顺铂增敏的同步放化疗+卡铂/紫杉醇辅助化疗(ACT)4个周期组。主要终点是5年OS率。次要终点包括PFS、不良事件(AE)以及疾病复发模式等。
研究结果
2011年4月至2017年6月共招募926例患者,919例符合入组条件并纳入初步分析:ACT组为463例, 对照组为456例。ACT组有361例(78%)接受了ACT治疗,中位随访时间60个月(IQR 45~65个月)。ACT组与对照组的5年OS率相似(72%和71%,差异<1%,95% CI -6% ~ +7%,P = 0.91),OS风险比为0.91(95% CI 0.70 ~ 1.18)。5年PFS率相似(63%和61%,差异2%,95% CI -5% ~ +9%,P = 0.61),PFS风险比0.87(95% CI 0.70 ~ 1.08)。
随机分组后1年内,ACT组中接受ACT治疗的患者中81%发生3~5级AE,对照组为62%。随机分组超过1年后,2级及以上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7% vs 2%),其他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差异。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模式相似。
研究结论
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在标准顺铂增敏的同步放化疗后进行辅助化疗不能改善OS或PFS。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