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整理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为进一步促进国内外
PTCL的治疗现状
PTCL是一种少见而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2016年WHO分类将PTCL分为多达29种不同的疾病亚型。由于具有免疫表型多样化、鉴定克隆性困难、细胞遗传学多缺乏特征性、肿瘤基因极少特征性的特点,PTCL较易误诊、漏诊。
PTCL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虽然部分PTCL亚型可使用以CHOP方案为基础的治疗,但是同样另有部分PTCL亚型不推荐以CHOP方案为基础的治疗,同时部分PTCL亚型相对罕见,治疗相关的资料缺乏。相关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单纯治疗方案,首次疾病缓解后进行自体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真实世界数据库分析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开展了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1992年至2019年就诊的PTCL病例,对PTCL亚型分布情况、PTCL罕见亚型特征、当前治疗模式下PTCL疗效及患者生存、ASCT一线巩固治疗结性PTCL的疗效、侵袭性PTCL的预后相关因素进行了探索。
侵袭性PTCL的预后
研究纳入患者大部分为侵袭性PTCL(71%),其中大部分为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34%)和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17%)。研究中高危侵袭性PTCL患者比例较高,50.7%(154例)的患者存在骨髓侵犯,86.8%(264例)的患者为进展期(III/IV期)。中位随访43个月(范围:1-162)时,侵袭性PTCL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3.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24.0个月;4年PFS率为31.2%,4年OS率为35.3%。这部分患者的生存情况明显劣于B细胞淋巴瘤患者。
结性PTCL的治疗策略
该回顾性研究对初诊结性PTCL一线治疗方案分析显示,目前CHOP/CHOP样方案仍为初诊结性PTCL治疗的基石。相比于新药联合化疗方案和其他方案,CHOP/CHOP样方案能够获得更高的缓解率。生存分析显示,初诊结性PTCL患者的4年PFS率为39.7%,4年OS率为47.3%,相比于国际数据较优。但复发难治结性PTCL患者预后极差,中位PFS和OS仅为3.0个月和9.0个月。邹德慧教授表示结性PTCL的治疗需要尽可能在一线获得较好的疗效,一旦疾病复发难治后治疗相对困难。
目前临床指南推荐达到部分缓解(PR)或更好疗效的结性PTCL患者进行ASCT,但对于达到完全缓解(CR)的患者,ASCT能否进一步改善疗效仍存在争议。该回顾性研究中结性PTCL患者CR1后ASCT对比化疗的队列分析显示,ASCT组相比于单纯化疗组4年PFS率(59.8% vs 32.4%)和4年OS率(67.7% vs 44.4%)均更优。此外,通过化疗获得CR1的患者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ECOG评分、骨髓侵犯情况、IPI评分、是否进行一线巩固性ASCT对结性PTCL患者的预后存在影响。邹德慧教授强调了结性PTCL患者进行ASCT的时机,在CR1后进行ASCT才能起到较好的巩固治疗作用。
肝脾T细胞淋巴瘤(HSTCL)的预后与治疗选择
该回顾性研究还纳入39例HSTCL患者,其中大部分患者存在脾肿大(38例,97.4%)和骨髓受累(36例,92.3%)。这部分患者诱导治疗有效率较低,仅5例患者诱导治疗后达到CR。同时相比于CHOP方案,强化方案并未显著改善HSTCL患者的PFS(中位PFS:10.0个月 vs 8.0个月;P=0.545)和OS(中位OS:24.0个月 vs 11.7个月;P=0.070)。但是对于部分年龄较小,通过诱导治疗达到CR的HSTCL患者,Allo-HSCT可改善这部分患者的生存。
总结
邹德慧教授最后总结道:PTCL异质性强,不同亚型在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上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初诊结性PTCL,尚无优于CHOP/CHOP样方案的治疗。结性PTCL患者CR1期行ASCT巩固治疗可提高疗效。并非所有亚型患者都能获益于ASCT,对于侵袭性更强的亚型、复发难治患者,Allo-SCT可改善部分患者生存。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PTCL遗传学和分子学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以探索有效的靶向治疗。
邹德慧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淋巴瘤诊疗中心主任医师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淋巴瘤学组副组长
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
中国老年肿瘤学会淋巴血液专业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
《中华血液学杂志》通讯编委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