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杭城,风景这边独好。第五届杭州湘湖国际
PARP中文全称为多
5大PARP抑制剂结构与特点
PARP抑制剂治疗乳腺癌研究进展
BRCA1/2突变是目前已知的乳腺癌易感基因,携带BRCA1/2突变的乳腺癌患者因为肿瘤DNA的修复缺陷理论上能从PARP抑制剂的合成致死作用获益,这让HER2阴性、BRCA1/2突变晚期乳腺癌患者有了更多治疗选择。
PARP抑制剂单药
1.
奥拉帕利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第一个用于BRCA突变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PARP抑制剂,这一批准是基于OlympiAD III期临床试验结果。
结果显示,奥拉帕利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明显优于化疗组(7.0 个月vs. 4.2 个月,P < 0.001),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42%。并且奥拉帕利用于一线治疗的总生存期(OS)较标准化疗组显著延长,中位OS分别为22.6个月和14.7个月(P = 0.02)。
此外,一项探索奥拉帕利在胚系BRCA(gBRCA)突变HER2阴性早期乳腺癌患者中辅助治疗疗效的Ⅲ期临床OlympiA研究正在积极进展中。研究共有23个国家参与,中国的研究者也在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成功入组200余例患者。在今年的ASCO上,OlympiA研究将揭晓更多振奋人心的研究数据,有望使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愈之路更近一步,让我们一起静候佳音。
2.Talazoparib
2018年10月16日,FDA批准PARP抑制剂talazoparib用以治疗携带gBRCA突变HER2阴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这一批准是基于EMBRACA III期临床试验结果。与其他PARP抑制剂相比,talazoparib具有更高的口服生物利用
结果显示,接受talazoparib治疗的患者与接受化疗的患者相比,中位PFS显著延长(8.6个月vs 5.6个月; p<0.0001)。并且,talazoparib组的客观缓解率(ORR)是化疗组的两倍以上(62.6% vs 27.2%;p<0.0001)。
因此,NCCN指南推荐PARP抑制剂用于HER2阴性、gBRCA1/2基因突变的晚期乳腺癌,并作为优先推荐;同时强烈推荐HRE2阴性乳腺癌患者考虑gBRCA1/2基因检测。
PARP抑制剂联合化疗
Veliparib是一种新型的强效PARP-1和PARP-2抑制剂,因其捕获能力较差,且毒性较低,目前主要和各种化疗药物进行联合用药。BROCADE3是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veliparib+
结果显示,veliparib组研究者评估的中位PFS为14.5个月,对照组为12.6个月 (HR= 0.71, 95% CI 0.57–0.88; P=0.0016),具有统计学差异。Veliparib组中位OS为33.5个月,对照组为28.2个月 (HR=0.95, 95% CI 0.73–1.23; P=0.67),未能达到统计学差异,但显示出延长趋势。此外,veliparib组中位PFS2为21.3个月,对照组为17.4个月(HR= 0.76, 95% CI 0.603–0.959; P=0.020)。
PARP抑制剂联合免疫
临床前研究表明,PARP抑制剂可以上调乳腺癌细胞系和动物模型中的PD-L1表达,并且两者的结合提高了肿瘤治疗效果。
II期TOPACIO研究评估了PARP抑制剂
I/II期MEDIOLA研究评估了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联合
PARP抑制剂治疗HRR基因突变乳腺癌
同源重组修复(HRR)通路是人体重要的DNA损伤修复通路之一,除BRCA1/2基因外,HRR通路上还有很多关键基因。TBCRC 048是一项PARP抑制剂在乳腺癌领域的适应证的扩展应用研究,旨在探索奥拉帕利单药治疗同源重组(HR)通路基因胚系或体系突变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
结果显示,胚系突变组(除gBRCA), 患者ORR为33%,18周临床获益(CBR)率为44%。gPALB2突变患者治疗反应时间最长,ORR高达82%,18周CBR率为100%。体系突变组患者ORR为31%,18周CBR率同样为44%。其中sBRCA突变的患者ORR率为50%,18周CBR为67%。
小结
1.合成致死是新型抗肿瘤理念, PARP抑制剂是首类基于合成致死理论的抗肿瘤药物。
2.PARP单药在晚期HER2-/ gBRCA突变乳腺癌中疗效优于医师选择的化疗,是这类人群的首先推荐。
3.PARP抑制剂联合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4.BRCA1/2基因检测可以筛选到PARP抑制剂获益优势人群,但HRR/HRD的应用可让更多患者获益,相关研究值得期待。
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会议直播
最新、更多信息参见[会议微网站]
https://msite.31huiyi.com/m/2035319780?lc=4&sui=RtxCQJon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