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小园XY
医脉通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21北京泌尿肿瘤青年论坛暨泌尿肿瘤年终盘点”于1月10日以网络+现场会议形式举行。会议期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虞巍教授总结了中国
本文汇总了中国学者2020年在前列腺癌领域发表的文献,显示出中国学者在前列腺癌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
202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10日中国学者累计发表前列腺癌领域文献1359篇。前5位研究机构是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和浙江大学。数量最多的是FRONTIERS IN ONCOLOGY杂志,其中不乏高影响因子的期刊文章。
前列腺癌基础研究方面获得极大丰收
上海长海医院高旭,孙颖浩等发表于Nature杂志的研究:A genomic and epigenomic altas of prostate cancer in Asian populations.
中国科学院高栋等发表于Nature Genetics杂志的研究: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s identifies a distinct luminal progenitor cell type in distal prostate invagination tips
中国科学院秦骏,大坪医院江军等发表于 Cancer Cell的研究:SETD2 Restricts prostate Cancer Metastasis by Integrating EZH2 and AMPK Signaling Pathways
中国科学院高栋等发表于J Clin Invest杂志的研究:ERG orchestrates chromatin interaction to drive prostate cell fate reprogramming
南方医科大学黄文华等发表于J Clin Invest杂志的研究:Regulation and targeting of androgen receptor nuclear localization in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上海市同济医院吴强吴登龙等发表于Mol Cell杂志的研究:DNA Damage Promotes TMPRSS2-ERG Oncoprotein Destruction and Prostate Cancer Suppression via Signaling Converged by GSK3β and WEE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谢立平等发表于 EU杂志的研究:CDKI2 Mutation in Advanced Prostate Cancer: A Marker for Clinical Subtype.
江苏省中医院朱清毅等发表于Cancer Research 杂志的研究:Loss of a Negative Feedback Loop between IRF8 and AR Promotes Prostate Cancer Growth and Enzalutamide Resistance
齐鲁医院韩博等发表于Cancer Research 的研究:KIF15-mediated stabilization of AR and AR-V7 contributes to enzalutamide resistance in prostate cancer
武汉协和医院谌科,章小平等发表于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的研究:Targeting the KIF4A/AR Axis to Reverse Endocrine Therapy Resistance in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前列腺癌:流行病学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代志军等发表于CANCER杂志的研究:Incidence and disease burden of prostate cancer from 1990 to 2017: Result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2017.
浙江中医药大学毛盈颖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杂志的研究:Genetically predicted levels of circulating cytokines and prostate cancer risk: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前列腺癌:诊断学研究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朱耀,叶定伟等发表于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的研究:A Prospective Trial of 68Ga-PSMA and 18F-FDG PET/CT in Non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 with an Early PSA Progression During Castration.
上海长海医院王海峰等发表于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的研究:A Novel Prediction Tool Based on 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o Determine the Biopsy Strategy for Clinically 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 in Patients with PSA Levels Less than 50 ng/ml.
华西医院曾浩、沈鹏等发表于Asian J Androl杂志的研究:Intraductal carcinoma of the prostate in prostate biopsy samples: correlation with aggressive pathological features after radical prostatectomy and prognostic value in high-risk prostate cancer.
前列腺癌:临床研究
解放军总医院张旭,中国康复中心廖利民等发表于BMC Urol的研究:Urinary continence outcomes of four years of follow-up and predictors of early and late urinary continenc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robot-assisted radical prostatectomy.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共先等发表于BJU Int杂志的研究:Transvesical robot-assisted radical prostatectomy: initial experience and surgical outcomes.
上海长海医院孙颖浩发表于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的研究:Preclinical profile and phase I clinical trial of a novel androgen receptor antagonist GT0918 in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重点推荐
重点推荐1:上海长海医院高旭、孙颖浩:亚裔人群前列腺癌基因改变及表观遗传图谱。
来自长海医院高旭、孙颖浩教授团队绘制作并分析了208对肿瘤组织样本的全基因组、全转录组和DNA甲基化数据,并匹配了中国原发性前列腺癌患者的健康对照组织,绘制了亚裔人群前列腺癌遗传和表观遗传图谱。研究发现,中国患者基因组改变特征与西方患者的基因组改变特征明显不同,尤其需要指出,FOXA1在中国人群中高表达(41%),18%的肿瘤ZNF292和CHD1存在缺失。该研究为未来的药物研发以及肿瘤异质性提供一定参考基础。
重点推荐2:中国学者2020年发表的4篇前列腺癌发病机制相关文章
有关前列腺癌发病机制以及起源方面的4篇重磅研究都在国际上获得高度认可,发表杂志均在20-30分。
重点推荐3:强效雄激素受体阻断剂的耐药机制研究
临床医生发表的研究中,重点主要集中在新型药物的治疗、耐药机制以及针对相关机制进行相应靶向治疗,都获得国内同行的高度认可。这些研究为AR阻断剂耐药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视野。
重点推荐4:临床研究
华西医院团队在魏强教授和曾浩教授带领下,长期从事前列腺导管内癌的系列研究。已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去年的研究结果发表在JEU杂志,今年研究者进一步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揭示,对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术前前列腺穿刺病理存在导管内癌与最终手术病理Gleason评分8-10、精囊受累、病理分期T3a等前列腺癌高风险、高侵袭性的特征相关,可用来预测高风险患者术后无生化复发的时间。
机器人辅助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但是关于术后远期尿失禁的报道仍很少见。解放军总医院张旭教授和中国康复中心廖利民教授公布了对650例机器人辅助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后4年的患者针对尿失禁情况进行了随访。这项研究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规模关于前列腺癌根治的尿控数据,共纳入600多例患者,随访时间接近4年。结果显示,一个月的尿控率是40%,三个月的尿控率达到60%,术后早期尿失禁患者在1年内可逐渐恢复。数据显示,盆腔淋巴结清扫是术后早期尿失禁的风险因素,高龄是术后远期尿失禁的风险因素,筋膜内保留神经手术依然是改善尿控的最重要的手段。
重点推荐5:临床研究
在临床研究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有2项研究值得关注:
朱耀教授团队开展了在前列腺癌中利用68Ga-PSMA和18F-FDG PET/CT双显像剂观察肿瘤异质性的研究。
叶定伟教授、戴波教授在ESMO上公布的“初诊寡转移性前列腺癌接受原发灶局部治疗的随机对照开放标签2期临床研究”。该研究是迄今为止,首个探索初诊寡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行原发灶根治范围的前列腺癌切除术的临床价值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共入组200例患者,按1:1随机分配到单纯内分泌治疗组(ADT组)和内分泌治疗合并原发灶根治性治疗组(ADT+RLT组)。
结果显示,中位随访28个月时,ADT组中有33例患者出现影像学疾病进展,ADT+RLT组中有19例患者出现影像学疾病进展,ADT组的中位rPFS为50个月,ADT+RLT组的中位rPFS未达到,寡转移性前列腺癌的原发灶治疗显著降低了患者影像学疾病进展的风险(HR=0.50,P =0.015)。
目前国内正在广泛开展前列腺癌领域相关临床研究,包括新型雄激素受体拮抗剂普克鲁胺、Hc-1119以及PARP抑制剂的相关研究,相信未来前列腺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会取得更好的结果,达到更高的水平。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