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C 2020 | 周丽雅教授GERD 2020年共识意见解读:GERD的抑酸治疗
2020-11-12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GERD 抑酸治疗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办,广东省医学会、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消化系病学术会议于2020年10月29-31日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


大会上,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周丽雅教授以“GERD 2020年共识意见解读:GERD的抑酸治疗”为主题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医脉通现为您呈现如下。


————————


1605172642979233.jpg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消化疾病研究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组长、北京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上胃肠疾病防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十二五课题(幽门螺杆菌相关研究)负责人,

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教育部课题等多项基金2014年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Ⅱ等奖、2015年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Ⅱ等奖,2016年荣获北京市师德先锋称号中华消化杂志副主编,中华内科杂志编委


共识一(共识意见10)

 

2020版共识:

 

PPI或P-CAB是治疗GERD的首选药物。

 

单剂量治疗无效可改用双倍剂量,一种抑酸剂无效可尝试换用另一种,疗程4-8周。

 

(推荐级别A+占58.6%,A占27.6%;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共识参考的文献如下图所示。

 

1605172737274013.png


2014版共识:

 

PPI是治疗GERD的首选药物。单剂量治疗无效可改用双倍剂量,一种抑酸剂无效可尝试换用另一种,疗程8周。

 

旧版共识将PPI定位GERD的首选是基于既往大量的研究证据,如,一项发表于1997年的meta分析显示PPI与H2RA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比较如图(见下):

 

1605172765964582.png

(文献索引:GastroenteroL.1997 Jun;112(6).)

 

此篇meta分析纳入了43篇文献,7635个患者(REIⅡ-IV级),最终得出结论一,黏膜愈合率和烧心缓解率:PPI>H2RA;结论二,8周的疗效强于4周的疗效

 

随后,周丽雅教授引用了一项伏诺拉生兰索拉唑治疗RE的随机、双盲、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


1605172818746599.png


1605172833595802.png


教授指出,对于反流的治疗时,4周、8周的疗程能带来疗效上的差异。与兰索拉唑相比,伏诺拉生的疗效略优,尤其是对于重度反流性食管炎(LA-C级和LA-D级)。

 

另一项研究也提示,从总体上来讲,RE治疗4周、8周的黏膜愈合率,伏诺拉生不劣于兰索拉唑双倍剂量,优于单倍剂量。

 

1605172855523736.png


如何给药才能优化疗效?


1605172872289425.png

(文献索引: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8;16(6):800-808.e7. )

 

该项研究结果显示,就疗效而言,2次/天与3次/天的给药频率带来的受益是相当的,均优于1次/天的给药频率。因此,教授补充道,治疗反流时应嘱咐患者早、晚服药。

 

此外,PPI的种类繁杂,不同PPI的抑酸效果有一定差异,一种无效可以改为另一种。

 

共识二(共识意见11)

 

2020版共识:

 

维持治疗方法包括按需治疗和长期治疗。

 

抑酸剂初始治疗有效的NERD和轻度食管类(洛杉矶分级为A和B级)患者可采用按需治疗。

 

OPPI或P-CAB为首选药物。

 

(推荐级别A+占63.3%,A占30.0%;证据等级:高质量)

 

共识参考的文献如下图所示:

 

1605172922990457.png


2014版共识:

 

维持治疗方法包括按需治疗和长期治疗。

 

NERD和轻度食管炎(LA-A和LA-B级)患者可采用按需治疗。

 

抑酸剂为首选药物。


一项纳入了10个RCT的PPI治疗NERD或轻度RE的meta分析显示,按需治疗的疗效实际上优于每日治疗。

 

1605172986281649.png

(文献索引:Gastroenterol Res Pract 2018,12:2018:6417526.)


共识三(共识意见12)

 

2020版共识:

 

PPI或P-CAB停药后症状复发、重度食管炎(洛杉矶分级为C和D级)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维持治疗。

 

(推荐级别A+占80%,A占13.3%;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1605173071432511.png



2014版共识:

 

PPI停药后症状复发、重度食管类(LA-C和LA-D级)患者通常需要PPI长期维持治疗。

 

从2014版到2020版,该陈述变化不大(增加了P-CAB药物的使用)。但是,周丽雅教授刻意提醒,“需要长期维持治疗”,即意味着“按需治疗”不再理想,与上条陈述存在差别。

 

周丽雅教授也引用了一项研究,该项研究结果显示,两种维持治疗方案带来的获益存在明显差异,每日治疗(而不是按需治疗)方案更优,尤其是对于洛杉矶分级级别更重的患者。


1605173132104942.png

(文献索引: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5 Aug 1:22(3):183-91.)


共识四(共识意见13)

 

2020版共识:

 

注意长期抑酸治疗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间相互作用。

 

(推荐级别A+占73.3%,A占16.7%;证据等级:中等质量)

 

所参考的有关长期PPI治疗与氯吡格雷等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文献如下所示:

 

1605173180468282.png

1605173197617071.png


2014版共识:

 

PPI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有争议,西方国家早期研究认为两者合用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近期前瞻性对照研完及meta分析认为无影响,我国尚无高质量的研究。

 

西方国家已有证据显示长期使用PPI可增加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风险,我国尚无相关研究。

 

PPI与氯吡格雷相互作用的可能机制如下图,但meta分析并未得出明确关于PPI与氯吡格雷联用是否增加心血管事件的结论。


1605173225675426.png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