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初心使命,彰显责任担当 | 秦叔逵、马军、李进教授共话肿瘤继续教育新动向
2020-11-03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肿瘤学 继续教育


2020年10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学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的领导和全国各地75家医院的一百余位肿瘤学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会后,肿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全军肿瘤中心秦叔逵教授、副主任委员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和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三位专家接受了新闻媒体的采访,为大家简要介绍了肿瘤专委会成立的背景与工作计划。


不忘初衷,明确工作目标奋力前行


秦叔逵教授: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病和高发病,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社会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疾病的防治,尤其是肿瘤防治工作。2015年,党中央作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随后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要提高15%。为了促进落实这一战略目标,本次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的指导下,成立了肿瘤学专家委员会。接下来,我们将扛起责任和担当,全力以赴地履行职责,积极开展有关工作,完成所承担的任务。


未来三年,肿瘤学专委会将重点开展以下三大方面的工作:


深入开展继续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动肿瘤的规范化诊疗进程和提高临床研究水平;

重点提升全国医疗单位肿瘤学科的能力建设,特别是扶持和提高县域医院肿瘤专科的诊疗能力;

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积极开展患者教育,提供热情满意的人文关怀和医疗服务。


本次肿瘤学专委会成员由老、中、青三代组成,但是以中青年专家为主。我们将不负国家的信任和重托,努力完成国家卫健委有关司局和卫健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布置的各项任务,为建设“健康中国”和肿瘤防治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深入基层,耕耘探索医生继续教育与患者教育

 

马军教授:成立肿瘤学专委会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促进县域医院肿瘤专科的专科建设和提高诊疗水平,推进肿瘤继续教育和规范化诊疗。众所周知,在我们国家北、上、广等地区的三级专科医院,肿瘤的诊治水平基本接近欧美发达国家;但是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卫生发展不平衡,总体而言,我们与欧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要实现“到2030年,使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标任重道远。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我们常规的学习和工作计划,包括医教、患教以及指南更新等工作都受到影响,但是我们第一时间通过在线直播和云端会议为基层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其亲属答疑解惑,传递学术信息,促进科技交流。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会已经进行了1800多场学术活动,帮助广大临床医生更加规范化地完成诊疗,同时也教育患者如何更好地配合诊疗,促进医患双方互相协作,共同为实现肿瘤患者长期生存乃至治愈而不懈努力。

 

分工合作,推动临床指南在基层落地生根


李进教授:本次肿瘤学专家委员会的成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成员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和不同专科,可以整合优质专家资源,集结肿瘤领域的不同专业的专家学者,共设立了11个学组。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既相对分工又团结协作,进一步推进全国医院的肿瘤学科建设,加强对肿瘤医务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


在过去两年中,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工作委员会的协调指导下,我们制定了30多项不同瘤种的CSCO临床诊疗指南,并且进行宣传推广,科学、先进、实用,极大地帮助了广大肿瘤医务人员,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但是,仍有一些偏远地区的医务工作者可能没有机会去学习掌握这些指南。未来,我们专家委员会将基于“可及性”的原则,对国家卫健委组织制定的常见肿瘤诊疗规范和上述CSCO指南进行深入解读,酌情制定更适合基层医院的推广模式,让更多偏远地区的医生和肿瘤患者了解获益。


相信有卫健委和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的领导支持,在秦叔逵、马军教授的带领下,我们肿瘤专家委员会的全体成员,定将不辱使命,精诚奉献、努力工作,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制定的目标、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审稿专家: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全军肿瘤中心秦叔逵教授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