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容晓莹,曾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
由于该病的预防和治疗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一旦发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发生AFE的围产儿即使存活,接近50%也会残留神经系统方面的后遗症。近年来,通过早期警戒、高度怀疑、迅速诊断、积极多科室合作救治,AFE所致不良结局已有明显改善。本文对围术期AFE的救治与麻醉管理进展进行综述。
1.AFE的发病机制
迄今为止AFE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最早认为AFE的发生主要是羊水及其有形成分进入母血中,引起肺血管栓塞和
2.AFE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典型AFE多发生在产时或产后30min内,突然出现“低氧血症、低
识别其前驱症状,尽早明确诊断,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目前国内外采用较多的标准主要有以下2个。
英国产科监督部门(UK Obstetric Surveillance System,UKOSS)提出,其他病因无法解释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诊断AFE:①孕产妇急性衰竭伴以下至少1项,包括前驱症状(乏力、麻木、烦躁、针刺感),呼吸短促,急性胎儿窘迫,
美国采用的国际AFE登记诊断标准提出,在扩张宫颈或清宫术、分娩过程中、
AFE发生在产房约占80%,剖宫产术中约占19%。年龄30~39岁行剖宫产的产妇AFE的发生率(17/10万)高于15~29岁(8/10万)。围术期AFE也是麻醉医师今后将面临的巨大挑战。鉴于AFE病程进展迅速,一旦观察到产妇呼吸、循环改变(如突发性呼吸困难、低血压、低氧血症和抽搐等症状),应立即与产科医师沟通,观察产妇的体征和病情变化,这是判断AFE不同病理生理阶段的重要依据,对指导后续治疗、提高救治成功率至关重要。
3.围术期AFE的治疗
围术期一旦发现AFE的前驱症状或高度怀疑时,应该积极采取边诊断、边治疗的措施,如果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立即启动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心肺复苏(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流程。与产科医师更多地关注专科处理不同,麻醉医师更擅长于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纠正内环境紊乱,提供液体复苏和逆转重要器官功能损害等,所以专业技能娴熟的麻醉医师可以在AFE的救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3.1呼吸支持
孕产妇由于氧储备能力下降,代谢需求增加,与其他患者相比更易出现低氧血症,张跃明等回顾性研究AFE的临床表现,64%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由于气体交换异常是导致全身多器官损伤尤其是
有心跳骤停的AFE产妇在气管插管完成后,供氧时应考虑到AFE患者全身组织器官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为防止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注意尽量避免血氧饱和度过高。Callawy等提出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4%~98%是较为理想的状态,既能确保母体与胎儿氧气供应,又能提高复苏后神经功能恢复。
3.2循环支持
AFE患者发生心跳骤停时,应在第一时间做出判断和实施CPR,需要注意的是,虽然
2015年AHA推荐,对于妊娠晚期患者,其胸外按压位置与未妊娠患者一致,位于双乳头连线中点。为避免妊娠明显的子宫压迫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可用手将子宫推向左侧实施按压;按压可多人次交替进行,以保证按压质量。其次,需要尽快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快速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包括红细胞、冰冻血浆和血小板等血制品。
应尽快行桡动脉及中心静脉置管,除监测有创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指导输液及有效快速补液外,还可通过中心静脉抽取上腔静脉血以便检测羊水有形成分,作为诊断依据。AFE初始阶段由于
针对肺动脉高压,2016年美国母胎医学会(Society for Maternal-Fetal Medicine,SMFM)针对AFE诊断和处理指南建议使用
3.3抗过敏与全身支持治疗
AFE发病机制虽然尚不明确,但过敏样反应是其中重要环节目前已得到普遍认可,故而抗过敏治疗是AFE重要的急救措施之一,一旦发现AFE,应尽早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
黄琼等将住院分娩孕妇分为两组,试验组10728例在阴道分娩破膜前10min或剖宫产手术前10min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高危分娩和高危手术者另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20mg,对照组10812例不用地塞米松,结果显示试验组AFE、产后出血、
此外,AFE患者多合并严重酸中毒,应关注血气分析,可根据血气结果静点5%
3.4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产科出血的特点是出血部位主要在子宫,AFE由于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子宫创面大量失血和渗血,极易发展成有效血容量不足的失血性休克,子宫肌肉需要在足够的氧合代谢前提下才能完成很好的收缩止血功能,因此,除开放足够的静脉通道提供循环支持和容量复苏外,还应尽早补充血液制品,在纠正
2016年SMFM针对AFE诊断和处理指南建议按照红细胞、血浆、血小板比例1∶1∶1输注血制品,其中1∶1∶1指血制品1单位(U)剂量。Holcomb等的随机对照研究选取680例严重创伤患者,比较不同比例输血结局,结果显示红细胞、血浆、血小板比例为1∶1∶1较2∶1∶1止血成功率高,因失血导致死亡明显减少。Tanaka等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54例AFE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输注血浆/红细胞比例≥1的患者比例死亡组为40.9%(9/22),明显低于存活组(90.6%,29/32),指出对AFE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输注血浆/红细胞比例≥1与高存活率有关。
目前不同AFE专家共识均指出尽早使用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比例为1∶1∶1的积极复苏可以改善病情结局,推荐使用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替代
3.5终止妊娠
如果AFE导致的循环衰竭发生在胎儿娩出前,胎儿循环在母体循环停滞后即已丧失,为挽救子宫内濒临死亡的胎儿,应尽可能采取紧急剖宫产等手段将其快速娩出。Katz等回顾性分析188例行CPR后剖宫产术存活的婴儿,其中61例可以准确判断孕产妇心跳骤停到胎儿娩出的时间间隔。这61例新生儿中,7%在孕产妇心跳骤停5min之内分娩,没有任何神经系统后遗症,93%在孕产妇心跳骤停15min内分娩,多有神经系统缺陷,提出围死亡期剖宫产(perimortem cesarean
Katz等调查显示,28/38(74%)PMCD剖出活产新生儿,其中55%(12/22)的病例中描述分娩后母体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得到显著改善。Einav等的30年的回顾性研究显示,32%的PMCD有利于胎儿的发育,并且没有证据证实PMCD有不良事件发生。2016年SMFM指南推荐,不能在短时间内分娩者,建议以最快速度行紧急剖宫产术;孕周超过23周的AFE心跳骤停患者,CPR约4min后仍未恢复自主循环,建议实施紧急剖宫产术。即刻剖宫产是针对母婴面临高度生命威胁的最紧迫手术,是手术、麻醉和新生儿团队与死神的竞速,需要高度密切的协作和熟练的配合。
麻醉医师作为手术团队的重要组成,应做到反应迅速和处置果断,尽量选择起效快、操作方便、苏醒快的麻醉方式,如全身麻醉,同时选择循环抑制轻的药物,如
3.6基于发病机制的治疗新策略
张华等的研究显示,足月产妇羊水中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水平为血液的45倍,而血液中的
但Leighton等回顾性分析2003~2009年16例使用rFⅦa治疗AFE的个案报告,其中8例死亡,6例遗留功能障碍,2例治愈,指出DIC、TF水平升高者使用rFⅦ,可能导致过度的弥漫性血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故只有在大量血液成分替代物不能有效止血时才推荐使用。C1酯酶抑制剂(C1 esterase inhibitor,C1-INH)是C1酯酶最主要的抑制剂,Tamura等的研究显示AFE患者血清C1-INH活性[(30.0±1.8)%]明显低于无AFE的对照组[(62.0±2.0)%,P<0.0001],AFE死亡病例的C1-INH水平[(22.5±3.4)%]明显低于非死亡组[(32.0±2.1)%,P<0.05],提示C1-INH的活性水平可能与AFE的发病机制有关。
C1-INH不仅通过抑制补体激活抑制过敏反应,还可以改善AFE患者的凝血系统紊乱,对危重患者产生显著和有益的影响。日本已成功应用C1-INH抢救2例AFE,在使用C1-INH后子宫收缩明显改善,进一步证实C1-INH在AFE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这些新的治疗方法仍然是实验性的,没有被证明是标准的干预措施,其应用价值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4.小结
围术期一旦发生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低氧血症、心跳骤停、循环衰竭、凝血功能障碍等一系列反应,应高度怀疑AFE。一旦怀疑AFE,立刻呼叫团队开始抢救:①迅速保证氧供,可以面罩、鼻导管给氧,尽快气管插管呼吸机正压通气,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②快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由于AFE患者早期低血压多与
AFE是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早期难以预测、发生后难以控制、病死率极高的产科急症,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开放,高龄孕产妇不断增加,妊娠合并症(
实际上,产科RRT借鉴于内科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包括团队组建与日常团队演练。产科RRT成员除包括有经验的护士及产科医师外,还应包括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输血科、介入科、外科医师(泌尿外科、血管外科)及医务科人员等。经常进行RRT团队演练,可有效提高AFE救治的成功率,中国在这条路上任重而道远。
来源:容晓莹,曾鸿.围术期羊水栓塞的救治与麻醉管理进展[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9(08):714-718.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