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郭晔教授:中国复发/转移性头颈肿瘤一线靶向治疗新进展
2019-11-16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郭晔教授

2019年9月18-22日,第22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2019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学术年会在美丽的厦门召开,本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以“创新精准研究,探索智慧医疗”为主题,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汇集,聚焦肿瘤临床前沿,呈现了一场饕餮学术盛宴。2019年CSCO大会上,同济大学附属上海东方医院的郭晔教授在全体大会论文交流专场公布了CHANG-2的研究结果。会议期间,医脉通有幸采访了郭晔教授,郭教授结合CHANGE-2结果,讨论和分析了目前复发/转移性头颈肿瘤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详情如下:



医脉通:请郭教授简单介绍下目前中国复发/转移性头颈鳞癌的治疗现状?并分享下今年CSCO大会上西妥昔单抗+铂类为基础的化疗用于一线治疗的OS结局?


郭晔教授:一直以来,在中国,复发/转移性头颈鳞癌的治疗一直存在瓶颈,治疗需求巨大,几十年来,中国复发/转移性头颈鳞癌的标准治疗方案是铂类为基础的两药联合方案。


2008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EXTREME研究显示,与单用化疗相比,一线顺铂/卡铂联合氟尿嘧啶联合西妥昔单抗显著改善了复发/转移性头颈鳞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生活质量。基于此,国外推荐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作为一线复发/转移性头颈鳞癌的标准治疗,但遗憾的是,西妥昔单抗虽然已在中国上市且被纳入医保目录,但目前的公布的适应证仅针对晚期结直肠癌


基于国内外人群差异、治疗方式和不同亚型等原因,国内开展了历时5年之久的CHANGE-2研究,目前的结果和数据较完整,2019年CSCO年会上有幸被选为全体大会口头报告论文,该研究旨在评估西妥昔单抗+化疗对比化疗用于复发/转移性头颈鳞癌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显示,在中国人群中,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用于复发/转移性头颈鳞癌的一线治疗,同样可显著改善患者的ORR、PFS和OS,在安全性方面,与EXTREME研究观察到的不良事件无明显差异,CHANGE-2同样证实了西妥昔单抗和化疗的抗肿瘤协同性,同时能有效改善中国患者的总生存。希望CHANGE-2研究结果能推动国家药监局增加西妥昔单抗在晚期复发/转移性头颈鳞癌患者的适应证,这样才能使更多复发/转移性头颈鳞癌能用到这个联合治疗方案。


医脉通:近年来免疫治疗发展迅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发展突破了复发/转移性头颈鳞癌的瓶颈。对比此前标准疗法,免疫治疗的优势是什么?

  

郭晔教授: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给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显著的临床获益,基于KEYNOTE-012和Checkmate 141的研究结果,FDA于2016年相继批准了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用于经铂类治疗失败后的复发/转移性头颈鳞癌。


另一项重要的研究是KEYNOTE-048研究,旨在评估帕博利珠单抗或联合化疗对比EXTREME方案用于复发/转移性头颈鳞癌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2018ESMO年会上公布的结果显示,在PD-L1 CPS≥20和CPS≥1人群中,帕博利珠单抗单药对比EXTREME方案可显著改善患者OS,两组OS分别为14.9个月vs 10.7个月,12.3个月 vs 10.3个月。今年 ASCO大会上更新结果显示,与EXTREME方案相比,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PD-L1 CPS≥20和CPS≥1人群中,可获得更好的OS,两组的OS分别为14.7个月vs 11个月,13.6个月vs 10.4个月。


由此可见,在PD-L1高表达人群中,可选用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或联合化疗代替靶向治疗+化疗方案,在未经PD-L1选择的人群中,可选择使用帕博利珠单抗+化疗代替传统治疗方案。免疫治疗不仅带来了生存获益,另外,最大的优势在于治疗的耐受性和依从性更好,因此,免疫治疗非常适合联合或化疗之后的维持治疗,对整个治疗的依从性和毒副反应都会有非常好的结果。


当然这个研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免疫治疗仅仅改善了中位OS,但没有改善肿瘤的客观缓解率和无进展生存,我认为,很有可能的原因是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这就要依赖于研究者们做更多的转化研究,希望将来能有效地将真正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患者筛选出来。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基于目前中国的情况,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全面代替一线靶向治疗+化疗还为时过早,因为这项研究仍然是以西方人群为主,目前亚裔人群亚组分析结果还不清楚。


第二,头颈肿瘤的肿瘤缓解率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有效地减轻头颈肿瘤相关的不良反应,并有效地改善患者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脉通:请郭教授结合当前免疫治疗的新进展谈下免疫治疗在头颈鳞癌的未来方向和前景?


郭晔教授:未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头颈肿瘤治疗中肯定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仔细研究目前的数据你会发现,还是有很多患者不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为何有些病人不能获益。其次,免疫治疗的整体疗效(包括延长生存)还是非常有限。目前,头颈肿瘤治疗领域免疫治疗的研究很热门未来,免疫联合治疗在与免疫抑制相关的这些肿瘤有可能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多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PD-1/PD-L1抑制剂联合正在研究中,希望能取得疗效。


另外,也有很多提高免疫治疗疗效的手段或药物,比如,有的细胞因子能够增强或者改善免疫微环境,通过一些方法能使原本不适合免疫治疗方案的“冷肿瘤”变成适合免疫治疗的“热肿瘤”,很多研究正在探索中,因此,头颈肿瘤的免疫治疗非常有前景,当然在未来,传统的化疗和靶向治疗仍有其用武之地,未来如何有机地联合这些治疗方案以提高晚期或早期头颈肿瘤的生存是需解决的问题。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