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国庆期间,朋友圈被《我和我的祖国》刷屏了,好评如潮。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拖着刚结束晚班的疲惫身体,我一头扎进了电影院。整部电影,一个字“燃”!
在小片段《相遇》中,从事原子弹研究的高远,在处理一次紧急事故后出现流鼻血,最终被送入医院抢救。
镜头下的高远脸色、嘴唇惨白,这是
医生一句话其实告诉了我们高远就是白血病,他说高远血小板数量下降,幼稚细胞活跃,因为再障骨髓细胞造血是低下的。
辐射与癌症的关系
辐射与癌症像极了孪生兄弟,在大众眼里,提及辐射就会想到致癌。
高远从事的原子弹研究,的确与辐射息息相关。这个要从核燃料说起,核燃料棒主要由“铀”组成。天然铀矿——经过“水冶法”变成重铀酸铵——浓缩加工成六氟化铀——烧结成二氧化铀陶瓷芯块,最终制成进行“核燃烧”的燃料棒。在这整套流程中,辐射都是很低的,就像镜头下的高远,只需要穿特制的衣服和口罩,即可挡住铀释放的辐射(α射线)。但将燃料棒丢入核反应堆后,它的辐射也被点燃,烧得通红的燃料棒放射性最强。
电影中其实高远进行了一次事故抢救,其实这是一次高剂量辐射暴露,他处理完立马出现流鼻血不适。一般而言,如果人体接受1Gy(一个辐射剂量单位)以上的照射,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病,比如高远流鼻血可能就是骨髓系统受到损伤的表现。
按照电影剧情走向,高远的确是死于白血病,毕竟长期接受低剂量辐射会诱发白血病、
所以高远的病情具体分析或许是:因长期低剂量辐射得白血病,在一次高剂量辐射暴露后诱发,最后死于感染或出血。
高远的原型——邓稼先?
网络上有很多文章分析,高远的原型正是两弹一星、著名物理学家邓稼先。
他与妻子结婚的33年,真正在一起相处的日子只有5年。邓稼先离开的第一年,办公地点离家并不是很远,但工作性质必须高度保密,在路上偶遇过妻子,但什么也不敢说。这与电影中高远在公交车偶遇爱人桥段如出一辙,看着让人揪心泪目。
邓稼先最终的确是因癌症去世,享年62岁。与高远不同的是,他罹患的其实是
《我和我的祖国》电影仍在持续发酵,每段小电影基本都是普通人的不普通事迹。一个小家的命运,与国家这个大家命运是紧密相关,没有大国哪有小家!
再次感谢像邓稼先这样的伟人的牺牲,才换来祖国的繁荣昌盛。
(本文纯属个人分析,不周全之处尽请谅解,部分内容参考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背后的时十件事》)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