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Tsai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通过前文的描述(45年的传奇——解密Tau蛋白与神经科疾病的故事),我们知道了tau蛋白与神经科疾病的相互关系,然而,因不同疾病的不同病理生理机制、以及不同病程状态,其tau蛋白的值往往不同,通过对tau蛋白进一步定量分析有助于鉴别。
AD
Tau是一种微管结合蛋白,对神经轴突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常在神经元内表达,也可分泌到脑脊液(CSF)中,很少可通过脑内淋巴调节系统和血液清除,此外,还有部分酶可帮助降解tau蛋白。在
图1 tau蛋白与AD
tau蛋白可帮助固定稳定神经元微管,tau蛋白变性时,微管结构被破坏,失去正常功能,变性的tau蛋白相互聚集形成神经纤维缠结
在AD 患者CSF中,T-tau和P-tau浓度均增加,是疾病严重程度的标志,浓度越高,病程进展越快。在神经轴索损伤但没有缠结的卒中和其他CNS疾病中,T-tau选择性增加,而P-tau浓度通常保持正常。在AD以外的tau蛋白病变(伴有神经变性和NFT的疾病)中,CSF 中T-tau和P-tau浓度通常不会改变。既往研究发现,CSF T-tau浓度通过PET检查已被证实与海马萎缩、皮质退化有关,可能与tau蛋白在皮质和无髓轴突中表达较多有关。
2016年,Mattsson等研究了AD患者血清中tau水平与其认知、AD病理学以及CSF生物学标记物(Aβ、tau)等的关系,发表在在Neurology上。研究发现,血浆较高的tau水平与AD痴呆、CSF高tau水平、低Aβ水平有关,但结果与正常衰老人群(伴或不伴痴呆)有重叠,赞不支持血浆tau蛋白作为个人人群AD的生物学标记物。
2017年,Rirchie等通过meta分析对1281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进展为AD的风险与CSF T-tau、P-tau、T-tau/Aβ、P-tau/Aβ比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见表1,经meta分析发现,CSF T-tau对于AD诊断的的中位特异性、敏感性、阳性然似比分别为72%、77%和2.72;CSF T-tau为47.5%、81%和1.55。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生物学标记物用于诊断AD的价值仍存在不确定性,尚无明确统一的阈值,该项研究发现CSF tau蛋白的敏感性较特异性高,对于明显认知障碍的个体排除AD可能的价值更大,但需结合其他临床和辅助检查结果防治误诊。
表1 CSF tau对痴呆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
注:1,目前研究中的界值为<6.6 ng /L、 0.18、 1074.0、<9.92;2,CSF T-tau对诊断各种类型痴呆的价值。
2019年,Pase等完成了一项对1453名痴呆患者的血浆T-tau水平预测痴呆风险的前瞻性研究,认为其可作为痴呆危险分层的生物学标记物,发表在JAMA neurology上。研究发现,血浆T-tau水平增加与AD痴呆风险增加相关;血浆T-tau水平升高与认知功能下降相关,与尸检时海马体积缩小、NFT微小、微梗塞有关;且血浆T-tau水平与CSF中T-tau水平弱相关。
CJD
CJD为
2014年Skillbäck团队在JAMA neurology上发表了一篇关于CJD与tau蛋白关系的大样本回顾性研究。研究通过收集9765名在瑞典各大医院接受CSF tau蛋白检测的死者数据,其tau蛋白检测均在Sahlgrenska大学临床生化实验室进行,其中93例为CJD,52例经尸检确诊。通过测量每位患者CSF中的T-tau和P-tau水平,计算T-tau/P-tau比率,并根据死亡原因和死亡尸检分析生物标记物水平,发现CJD患者CSF T-tau水平升高,P-tau水平未见明显升高,T-tau/P-tau比率增加。T-tau>1400 ng/L,T-tau/P-tau>25时,诊断CJD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然似比分别为78.5%、99.0%和79.9%。与AD相比,其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然似比分别为78.5%、99.6%和196.6;与其他痴呆症相比,分别为78.5%,99.3%和109.3。
FTD
2018年,Lieke团队在Neurology上发表了一篇关于FTD与tau蛋白的大样本研究的文章。通过对Erasmus医学中心和VU大学医学中心的361名FTD患者CSF中的P-tau/T-tau、神经丝轻链(NfL)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包括179名bvFTD、17名FTD伴运动神经元疾病(FTD-MND)、36名PPA、19名nfvPPA、4名lvPPA、42名CBD和64名PSP,以及45名健康对照者。研究发现,除lvPPA外,其他组NfL均高于对照组,且在FTD-MND组中最高。除lvPPA外,所有临床组的P-tau/T-tau均低于对照组,而FTD-MND最低。NfL不能用于TDP和tau的病理学分类,而P-tau/T-tau比值≤0.121具有良好的特异性(76%)和中等敏感性(67%)。高NfL和低P-tau/T-tau都与存活率降低相关(NfL的OR为1.7,P-tau/T-tau为0.7)。
脑炎
在临床怀疑CJD时,常需排除其他代谢性或炎性脑病,除典型的脑电图、临床表现外,PET或磁共振灌注显像等可见CJD病灶低代谢表现,而脑炎一般为代谢。此外,tau蛋白检查是否有助于鉴别CJD和脑炎?
目前关于tau蛋白和脑炎的研究较少,一项对50名日本急性脑炎患儿的研究发现, for S-100B 378 pg/ml、GFAP 6950 pg/ml、tau蛋白 1028 pg/ml对诊断的准确性分别为91%、74%、78%。
总结
本文主要总结了tau蛋白定量分析对AD、CJD、FTD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表2归纳了tau蛋白值在相关疾病中的变化值。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其在不同疾病中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综合考虑疾病的可能性,避免误诊;同时需结合其他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综合评估,减少漏诊可能。
表2 T-tau和P-tau值对神经系统疾病得诊断价值
注:AD,阿尔兹海默氏病;APD,不典型帕金森氏病;CJD,克雅氏病;DLB,
参考文献:
[1] Zetterberg, H. Review: Tau in biofluids - relation to pathology, imaging and clinical features[J]. Neuropathology and Applied Neurobiology, 2017, 43(3):194-199.
[2] Mattsson N , Zetterberg H , Janelidze S , et al. Plasma tau in Alzheimer disease[J]. Neurology, 2016, 87(17):1827-1835.
[3] Pase M P , Beiser A S , Himali J J , et al. Assessment of Plasma Total Tau Level as a Predictive Biomarker for Dementia and Related Endophenotypes[J].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4] Ritchie C, Smailagic N, Noel‐Storr A H, et al. CSF tau and the CSF tau/ABeta ratio for the diagno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dementia and other dementias in people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J].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7 (3).
[5] Meeter L H H , Vijverberg E G , Del Campo M , et al. Clinical value of neurofilament and phospho-tau/tau ratio in the frontotemporal dementia spectrum[J]. Neurology, 2018:10.1212/WNL.0000000000005261.
[6] Tsukahara H , Fujii Y , Matsubara K , et al. Prognostic value of brain injury biomarkers in acute encephalitis/encephalopathy[J]. Pediatrics International, 2013, 55(4):461-464.
[7] Skillb?Ck T , Rosén, Christoffer, Asztely F , et al.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Cerebrospinal Fluid Total Tau and Phosphorylated Tau in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J]. JAMA Neurology, 2014, 71(4):476.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