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月25日,山东卫视播出的山东新闻联播“今日聚焦”节目,把聊城市肿瘤医院陈宗祥主任推到了风口浪尖。
昨日,据@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 再跟踪,称陈医生在聊城公安局协助调查4天后,已于前天晚上回到家中。虽然在公安局里得到了善待,没有遭罪,但经历大难的他回到家中仍精神极度疲惫:进屋就躺在了沙发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看了“聊城假药门”后,我准备写点有关“记者”的东西,因为有段时间也被“记者”折腾过。我曾经就被某报的记者在一则报道里提到过,深知部分所谓的“记者”不顾事实到什么地步。
大概在2017年年末,关于
我有时候也在思考,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所谓“记者”热衷于攻击医生?在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我觉得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在新媒体时代流量为王,而医生、医院相对较“软弱”
对于所谓的“记者”而言,要想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生存下去,流量是最重要的,而怎样的新闻才能获得流量呢?“狗咬人”的新闻一般不行,“人咬狗”或者“人咬人”的新闻才有人看。
这种理念就导致了很多所谓的“记者”为了获得更多的点击率,经常会剪辑出一些“模棱两可”的视频,再运用一点文字游戏,配合一个能吸引人眼球的标题,完胜!
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记者”把攻击的热点对准了医生呢?
对于普通的老百姓而言,他们关心的是跟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医生不管对于何种阶层的人而言都得接触,这类新闻容易造成“流量热点”,而大部分的医生在面对这种“记者”无理纠缠的时候,往往有很多顾忌,特别是公立医院在面对这种可能会造成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报道时,往往会选择“服软”,并不是每个医院都能如港大深圳医院那样硬气。对于“记者”这种嗅觉如此灵敏的人来说,肯定挑着软柿子来捏。
第二,部分“记者”能从医生、医院的赔偿中“名利双收”
对于部分“记者”而言,他的收入绝对不指明面上的那些工资,还有相当可观的灰色收入,那么部分“记者”的灰色收入主要由哪些构成呢?
第一是车马费。车马费是非常有中国特色的一个东西,说直白点就是红包。车马费只是媒体记者最基本的一项,进阶则在“重点报道”。
第二是额外费用。从公关角度看对于媒体,除了支付基本的车马费外,还会根据报道情况,支付额外费用。比如,公关对于媒体报道基本上是“见报”或则“上电视”就可以,一篇普通的消息稿,也就200来字的“豆腐块”,电视新闻大概也就十几秒。但如果宣传报道字数过千,或则电视新闻长达数分钟,公关需支付额外的费用以作为鼓励。这笔费用一般是以编辑费的形式支付,标准大概1000-3000元,部分行业更高,上万的也有。
第三是“保护费”。早年间,在山西、陕西、内蒙等一些煤矿区,经常会看见各种记者来调查报道。很多煤矿本身就有各种漏洞和问题,只想闷声发大财,看见媒体就像看见瘟疫一样。为了息事宁人,部分煤矿往往就会选择交钱买平安。这里的明目多种多样,订阅费、广告费、宣传资料费、专家费,甚至直接售卖物品,金额2-10万不等。
为什么我会说部分“记者”能从医生、医院的赔偿中名利双收呢?
绝大部分的患者家属找“记者”写报道,就是为了让医院赔钱,很多记者的报道也都是有偿的。获得赔偿之后,家属部分会分钱给所谓的“记者”,一个热门的报道能使“记者”名声大涨,部分“记者”在名声有了之后,其车马费、重点进阶报道费,还有对于企业、医院的“保护费”也会水涨船高,所以,部分“记者”因为“保护费”而沦为“阶下囚”的报道并不鲜见。
第三,虚假宣传“助长”医患矛盾,“有益于”部分“记者”挖掘更多素材
在我们国内,不发达地区的部分媒体,如果大家仔细观察的话,对于传统的电视行业而言,在广告时间都是各种保健品的天下,而各种保健品的宣传基本是包治百病;对于部分纸质媒体而言,很多板块都是各种保健品、火疗之类的小广告,极为泛滥。
不发达地区的部分媒体为了生存,除了各种神药、火疗店的赞助,基本就没有什么收入了。对于绝大多数的老百姓,这部分媒体的虚假宣传则导致了他们对于疾患的整体治疗期望偏高。
我经常在没事的时候,也会去看看各种神奇保健品的宣传,都是各种治愈肿瘤的报道。一般的老百姓在这种洗脑宣传攻势之下,当他真正走到大型三甲医院就诊的时候,是怀着一种治愈的心态去的,最后却得到一个“人财两空”的结局。这种结局自然容易产生矛盾,并且对医生的信任度大大降低,而这些矛盾,一旦让部分媒体的不良“记者”放大后,就成了他们名利双收的良好素材,最终导致“为病人服务”的医生遭到最大的伤害。
后记
都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但现在的中国是法治国家,任何事都是有法律可循的。
近年来,以“人民日报”为主的主流宣传媒体,基本都是在向社会宣传医生、医院的正能量,虽然部分观念并不可取,但的确改变了老百姓对医生、医院的一些偏见。
一些医生在面对部分媒体报道歪曲事实报道的时候,可能为了自己的名声、地位,或者是其他原因,最终选择了妥协,但我想说的是,在新媒体时代,遇到不实报道,医生完全可以通过不同的平台为自己的权益去发声。
对于各级医院也是一样,要多学习港大深圳医院,在面对不合理要求的时候,不软弱,不退缩,合理运用法律依据,为自己维权,为自己的医生维权。
最后,对于“聊城假药门”事件,我们会继续跟踪,等待最终的结局。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