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近日有媒体报道,陕西西安某高校因一学生患“流行性出血热”而死亡,学校提前放假并延迟期末考试。消息一出,引起众人的高度关注。那么,什么叫出血热?它是如何传播的?有哪些临床表现?我们该如何防范呢?在这里就和大家谈一谈。
一、历史溯源及流行区域
流行性出血热是
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地域广阔,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日本、朝鲜半岛、北欧、巴尔干半岛都是流行疫区。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数据,自1950年以来中国已报告超过1650,000例患者,其中死亡病例超过47,000人,总病死率约2.89%。除青海和新疆外,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都有出血热流行,其中以东北、华北地区和陕西省流行最为严重,黑龙江、山东、辽宁、陕西、河北、吉林、湖南、江西、广东、福建等省发病人数占全国发病人数的80%以上。2004~2015年,陕西省和东北三省是重灾区。
与汉坦病毒感染有关的另一个疾病是汉坦病毒肺综合征。汉坦病毒肺综合征1993年被发现,主要发生在美国,特别是美国的四角地区(新墨西哥、科罗拉多、犹他和亚利桑那四洲交界处),其以
二、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业已明确,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染源是带汉坦病毒的啮齿类动物,主要是野鼠、田鼠和家鼠,其他可能的传染源还有猫、狗、猪等。每一种不同的汉坦病毒似乎都有其喜居的特殊啮齿动物,因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汉坦病毒分布。受染的啮齿动物可经尿、粪便和唾液向外排泌具有传染性的病毒体。目前尚未证明人与人之间可以发生传播。
肾综合征出血热确切的传播途径尚不明了:(1)最有可能的是经呼吸道传播,易感者在有鼠类生存的环境中吸入含汉坦病毒的气溶胶。气溶胶中的汉坦病毒来源于汽化后的鼠尿和鼠粪。家庭打扫卫生、秋收扬场都是吸入气溶胶的高危因素。(2)其次是经消化道传播,进食被鼠尿和鼠粪污染了的食物引起感染。(3)被鼠类咬伤或抓伤,病毒直接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体内,引起感染。(4)母体在感染状态下,胎盘屏障功能降低,病毒可越过胎盘传播给胎儿,形成母婴传播。(5)包括螨虫在内的虫媒传播作用尚未得到证实。
三、临床表现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典型的有“三大主征”和“五期经过”。三大主征为,肾功能损害、出血和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出血热发热期的临床表现与“感冒”极为相似,对来自农村、来自疫区的患者,在诊断不明确的情况下,切不可按“感冒”治疗使用有肾毒性的药物,如氨基糖甙类等抗菌药,否则将使病情雪上加霜。
四、如何预防?
出血热可恶,但不可怕,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1. 灭鼠、防鼠,积极消灭鼠患,是预防的关键。灭鼠的方法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器械灭鼠法(如采用鼠笼、鼠夹)和毒饵灭鼠法两种,常用的灭鼠药有磷化锌、灭鼠灵等。在用药物灭鼠时应注意人生安全,同时不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毒鼠强”等药物。在灭鼠的同时做好防鼠工作,粮食、粮仓、米袋、米缸等应有防鼠措施。
2. 疫苗接种是有效的预防办法。接种程序分为基础免疫和强化免疫,基础免疫2剂次(第0、14天),强化免疫在6个月后或1年后加强1剂。出血热双价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基础免疫2剂后,90%以上的人可获得高水平的保护性抗体。但保护性抗体会逐年下降,故在末次接种后7~8年需再加强接种1次。疫苗接种对象主要是16-60岁的高危人群,包括疫区的居民和准备进入疫区的人员。
3. 注意个人防护,不直接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皮肤破损后要及时消毒包扎。家庭打扫卫生时,地面先洒水,避免灰尘飞扬。绝对不进食鼠类污染过的食品。在疫区,应尽量住二层以上的楼房,并与猫、狗保持一定距离,不可过度亲密。
参考文献
[1].李兰娟,任红(主编).传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3年,第8版.
[2]http://guide.medlive.cn/guideline/15849.
[3].周航,牟笛,李昱,等.2011-2013年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5;30(3):166-167.
[4].汪明明,崔速南(译).美国最新临床医学问答-感染性疾病,海洋出版社,北京,2000年,第1版.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