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首先回答两个问题
问题一:ACS患者可发生何种心律失常?
ACS患者伴发的心律失常多种多样,有快的,有慢的,有室上性的,有室性的,可以是室早、室速甚至室颤,可以是
问题二:哪些ACS患者更容易发生心律失常?
并不是所有的ACS患者都会伴有心律失常,哪些ACS患者是发生心律失常的高危人群呢?
ACS发生心律失常的简要机制如图1,急性心肌缺血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衡和心肌的急性损伤,尤其在既往已经存在发生心律失常基质(如心肌瘢痕、肥厚、纤维化等)的基础上,导致了室速、室颤、房颤及其他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
图1 ACS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机制示意图
就诊时间晚,未能完全再血管化,既往存在心律失常的基础,以及出现了ACS相关的并发症,均为发生心律失常的高危患者。就诊时间晚,心肌已发生不可逆的坏死,形成心律失常的基质;未能完全再血管化,缺血因素未能去除;既往已存在发生心律失常的基础;ACS出现了并发症,导致缺血加重,心功能恶化。尤其在多种因素并存时,使得心律失常更加高发且复杂。
ACS伴发室性心律失常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措施可分成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大类,前者包括超速起搏、电复律和导管射频消融等,后者指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对于ACS伴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首先需坚持积极再血管化治疗的原则不动摇,之后首先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超速起搏或电复律,如仍无效,可采用药物治疗方法,首先推荐
对于采用上述治疗方法后仍无法终止的顽固性室速、室颤患者,可通过全麻、镇静、加用β受体阻断剂等方法,阻断交感激活,纠正电解质异常等综合治疗方法,减少甚至终止室速、室颤的发作(图2)。
图2 ACS合并反复室速、室颤患者的处理原则
对于已经植入体内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患者,如室速、室颤发生次数少,ICD正常工作可将其终止,如ICD无效,在尝试体外电复律或除颤时,可采用前后位的方法,尽量距离ICD机壳8cm以上,以最大限度地保护ICD。
部分患者24小时内发生室速、室颤3次及以上,叫做交感风暴。如上述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方法均无效,可尝试导管射频消融或左室辅助装置植入。前者风险极大,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下进行起来很困难,后者在国内尚未开展。
ACS伴房颤
无论既往存在,还是因ACS而新发的房颤,均不少见,且任何类型房颤的存在,均会增加ACS患者的短期和长期死亡率。
如房颤合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紧急电复律。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房颤,首先控制心室率,首选β受体阻断剂和CCB;对于严重左室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考虑应用胺碘酮控制心室率。当然,胺碘酮除了控制室率外,还有转复房颤的作用。
纠正电解质异常、新发缺血等诱因也很重要,所有的房颤患者,根据CHA2DS2-VASc积分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抗凝,结合HAS-BLED积分等判断出血风险大小,权衡利弊后综合决定。
ACS伴发缓慢性心律失常
ACS伴发缓慢性心律失常并不少见,尤其是下壁
接近20%~30%的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但其阻滞部位多在房室结以上,可尝试
对于ACS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早期可能与缺血引起迷走神经
PCI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心律失常
如果十分不巧,心律失常出现在PCI操作过程中,处理起来则更加棘手。近6%~10%的STEMI患者会出现室速和室颤,而其中2/3出现在PCI结束之前,所以在PCI操作过程中出现室速、室颤者并不少见。
如果快速的室性心律失常为非持续性,不影响血流动力学和手术操作,积极进行血运重建即可。如室速为持续性,首选电复律,已植入临时起搏器的患者,可进行超速起搏治疗;药物治疗上首选β受体阻断剂和胺碘酮;合并电解质异常者,尤其
对于各种治疗方式均无效的顽固性室速、室颤,建议左室辅助装置保护下进行血运重建治疗。PCI操作过程中合并的房颤,如室率不快,可暂不予处理,合并快室率者,或影响到血流动力学,及时电复律或快速起搏器治疗,其余药物治疗同前。
当然,上述内容只是一个简要的分类和大致的原则,临床情况远比这些复杂,每个患者不可能完全落入其中一个分类,但掌握基本原则,根据个体患者随机应变,才能使我们不断进步,更好地管理ACS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
参考文献:
[1] Ingravallo F, Dietrich CF, Gilja OH, Piscaglia F. Guidelines, Clinical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 Position Papers and Consensus Statements: Definition, Preparation, Role and Application. Ultraschall in Med,2014; 35(5): 395-399.
[2] Görenek B, Blomström Lundqvist C, Brugada Terradellas J, et al. Cardiac arrhythmia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position paper from the joint EHRA, ACCA, and EAPCI task force. Europace, 2014; 16: 1655-1673.
[3] Görenek B, Blomström Lundqvist C, Brugada Terradellas J, et al. Cardiac arrhythmia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position paper from the joint EHRA, ACCA, and EAPCI task force. Euro Intervention, 2015; 10: 1095-108.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