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在ESC2017的风湿性
医脉通整理报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陈韵岱教授
风湿性心脏病的全球负担和中国流行现状
风湿性心脏病的全球负担仍然较重。全球范围内,每年有23.3-46.8万人死于风湿性心脏病,特别是年轻人群。不同地区的发病率存在差异。在发展中国家,风湿性心脏病仍然是一个主要问题。
图1 风湿性心脏病的全球负担
自1948年以来,中国的风湿性心脏病发病率显著下降。1948-1957年,中国住院心脏病患者中风湿性心脏病占50%;到2000-2005年,已经降至2%。
图2 中国风湿性心脏病发病率下降
陈韵岱教授分析了发病率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生存环境的改变。风湿热属于急性免疫反应,当免疫系统反应过度的时候,就会累及很多脏器,其中最易受影响的就是心脏,心脏炎和瓣膜病都属于这类疾病。60%-65%的风湿热发展为风湿性心脏病。风湿热的发病与恶劣的生存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寒冷、不注意卫生、
第二是防治技术的进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但国人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得以改善,
陈韵岱教授指出,风湿性心脏病在中国的发病率比较低,但是低不等于没有,很多青壮年人由于不良生活方式依然会导致
风湿性心脏病的预防和治疗
急性风湿热的诊断依据2015版的Jones标准。临床上应注意识别高危患者,这些患者的临床表现存在变异性;需通过
风湿性心脏病的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涉及抗生素和介入治疗等(图3)。早期诊断和充分及时的抗生素治疗可使ARF风险降低70%,使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时这一风险可降低80%。
图3 风湿性心脏病的综合评估
图4 风湿性心脏病的预防
表1 抗生素选择及剂量
陈韵岱教授指出,目前专家们认为统计数据低估了风湿性心脏病的全球发病率,一旦早期有风湿热、喉咙痛,还是要进行相关的筛查,把风湿性心脏病扼杀在萌芽状态。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通过心脏超声这种无创、方便的技术可以早期诊断和评估,在患者发生
热点专题>>>201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2017)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