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周祥;来源:医脉通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前些天朋友圈被一条恶意消息刷屏,这如同一盆污水泼脏了我们圣洁的白大褂!以下是朋友圈截图,每个字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扎伤了当事医生,还有广大医护同胞。
当事医生正是益阳市中心医院的儿科医生——许玲,一位刚满周岁孩子的妈妈,一个诚实敬业的好医师。在这里首先需要还原事情真相——
8月25日,10月大的患儿,因“
发热 3天”于2017年8月25日8:35入院,诊断考虑上呼吸道感染、粒细胞减少、支原体感染。入院后予炎琥宁 抗病毒,口服阿奇霉素 抗支原体,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B2 等对症支持处理,当天下午体温正常,夜间无发热。
入院第2天晨起面部出现散在红色小
皮疹 ,考虑为感染性皮疹的可能,继续输液治疗,白班输液期间患儿无发热,皮疹无增加。夜间9时许皮疹突然增多,并相继出现口唇肿胀,口腔疱疹,再次高热,值班医师再次查看患儿后不排除药物疹,予地塞米松 、钙剂、维生素C抗过敏治疗。
第3天8:00左右查看患儿症状无缓解,经科室讨论考虑药物疹、感染性皮疹。并请皮肤科会诊,皮肤科会诊考虑1药物疹?2感染性皮疹?建议停用可疑药物并予以抗过敏治疗。遂予以停静脉用炎琥宁及口服使用阿奇霉素,加用甲强龙抗炎、抗过敏。患儿白天无明显发热,但皮疹无消退,口腔疱疹破溃,口唇肿胀稍加重,于21:00左右患儿体温再次上升,与家属沟通后,请全院会诊,会诊意见为:其发热、皮疹考虑感染可能性大,药物疹不排除。会诊结果告知家属,家属要求转上级医院。
首先小儿得了重病我们表示十分同情,医护竭尽所能全力救治是我们的职责,患儿的整个处理过程中医护毫无过错。家属因为不懂医,对患儿病情发生发展心里着急我们能够理解,但是毫无根据的谩骂和诋毁、恶意攻击、侮辱甚至威胁,医院绝不姑息。益阳市中心医院已经积极联系公安局,保留追究当事人相关责任的权利。
人言可畏,有时候言语比匕首更可怕!
可以说,患儿家属毫无医学基础,完全颠倒事情黑白、恶意诋毁医生,利用不明真相人的所谓同情心破坏医患关系。
患儿家属你知道么?犀利的言辞配合惊悚的图片,得到了非医疗朋友圈广泛转发,这些深深地伤害了一个敬业而又无辜的医生,所作所为令人十分寒心!
我第一次见到许医生的时候,她反复跟我提及的是:真不想干医生了,尤其是儿科医生!因为科室人手太少,自己的宝宝还不到一周岁就要开始值夜班,本来身材就瘦小的她,由于此事的打击寝食难安,天天以泪洗面显得格外憔悴,调整了1个多星期好不容易上班,即使身边一直有同事给予安慰和帮助,但是做事还是力不从心,每日精神恍惚。
患儿家属你知道么?你的恶意揣测,很有可能毁掉了一名优秀的儿科医生!
这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位十分可怜的医生——张世林。
两年前有一位农民带着他身患肾脏恶性肿瘤的女儿四处求医,被多家医院拒收,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来到一所著名的大医院,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医生。有一位泌尿外科医生明明知道这个手术风险很大,治愈率几乎为零,但还是动了恻隐之心,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经过精心的手术,小女孩身上15公分的肿瘤被完整地切了下来,就在缝合的过程中,患者突发心跳骤停而死亡。经专家鉴定,医生没有任何过错,但是家属不依不挠在医院打横幅,在医生出门诊的时候跪在地上抱着医生大腿就哭喊,你把我也杀了吧,就这样纠缠了将近一年,导致这名医生无法集中精力工作,患上了抑郁症,最终选择了
同样没有真刀真枪,却活生生地杀死了一名优秀的泌尿外科医生。
这件事在伤害当事医生的同时,也恶意诋毁并严重损害了我们医院的形象,扰乱了医疗秩序。很多不知情的网友和病患都拿着信息在询问我们,甚至质疑我们。我们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还要分散精力解释谣言。
用人慌!儿科医生紧缺,请尊重儿科医生!
患儿不能表达自己的症状和诉求,所以儿科号称“哑巴科室”,医生完全靠自己的临床经验来判断,心理压力和危险系数可想而知。加上一个患儿得病,爸爸妈妈着急,背后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着急,实施的检查和治疗有时候十分不顺,每每一个患儿的疾病从发生发展到治疗到转归,爸爸问了妈妈问,妈妈问了爷爷奶奶问,外公外婆问,一天下来用“喉干舌涩”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因为家属着急而迁怒医生的事件常有发生,正是由于这种种现象,导致很多医生都不愿意从事儿科,近两年仅仅是我们医院,儿科医师辞职加转行的就已经走了7个!
2016年11月,第十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上发布的《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显示:我国儿科医生缺口达86942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姜玉武表示,“我国的儿科医生跟患儿的比例相对较低,平均每千人有约0.5个儿科医生,但是发达国家一般都达到了每千人约1.5个儿科医生!”
一边是没有医生愿意报考和从事儿科,一边是儿科医生跳槽从事其他科室或者干脆辞职,儿科医生的缺口正在越拉越大。我们应该呼吁,请理解、尊重每一位儿科医生!挽留住一位儿科医生,就是为我们每个人的后代多存一份希望!
目前益阳市中心医院已经积极联系公安局,保留追究当事人相关责任的权利。期待对医护人员的网络暴力能早日得以澄清,还儿科医生以公道!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