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暨第十六届中国呼吸医师论坛(CACP)正在进行,6月23日下午,在四川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青羊厅,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所长白春学教授就亚太
《2016 亚洲共识指南:肺结节
的评估》的通讯作者 兼第一作者均是白春学教授。制定此亚太指南的初衷是因为 ,原发性肺癌">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而我国肺癌发病率很高,预计中国到2025年每年新发肺癌患者将超过100万,目前月75%的肺癌患者在诊断时已属晚期,5年生存率仅约为15.6%。这一现状不但与缺乏筛查有关,更与缺乏科学鉴别肺结节的有效方法有关。因此,要提高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需要切实做好端口前移、重心下沉,从肺结节诊治做起,而我国肺结节发病率较高,流调数据显示,其发病率约为10%~20%,因此,制定亚洲乃至我国自己的肺结节诊治指南不可或缺。所有新发肺结节在确诊之前都称之为未定性结节。未定性结节的处理流程如下图
图2
恶性肿瘤的预测模型
恶性概率=ex/(1+ ex),x=-6.8272+(0.0391×年龄)+(0.7917×吸烟史)+(1.3388×癌症史)+(0.1274×直径)+(1.0407×毛刺征)+(0.7838×位置)
e是自然对数,年龄(岁),有吸烟史=1(否则=0),有胸腔外癌症史(>5年)=1(否则=0),结节直径(mm),结节边缘有毛刺=1(否则=0),结节位于上叶=1(否则=0)。
未定性实性结节直径8~30 mm的处理
图3
直径<8 mm孤立性实性结节的处理
图4
亚实性结节的处理
图5
对孤立性非实性(纯磨玻璃)结节处理建议
建议1:直径≤5mm的非实性结节,根据临床和患者意愿进行年度CT随访。
建议2:直径>5mm非实性结节,每年CT随访评估至少持续3年,此后是否进行年度CT随访,需根据临床和患者意愿决定。
对于孤立性部分实性(混合)结节的处理建议
建议1:直径≤8mm的孤立性部分实性结节,建议3、12和24个月行LDCT随访,无变化者根据临床和患者意愿行LDCT年度随访,有症状或有细菌感染征象的患者,考虑经验性抗菌治疗。
建议2:直径>8mm的孤立性部分实性结节,3个月重复CT,适当考虑经验性抗菌治疗;若结节持续存在,采用非手术活检和/或手术切除进一步评估,另选择PET扫描进行术前疾病分期。
白教授指出,CT可检测患者有一个或多个结节;每个结节需分别评估其恶性度;尽管PET较难鉴别直径≤8 mm结节的性质,但有助于指导术前评估;新技术,如ENB(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可以在一次检查操作中对多个较小周边病灶进行活检和组织病理学评估。
白教授还阐述了介入肺脏病学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诊断和管理肺结节的方法与时俱进;可用方法大致分为影像学、细胞学、传统的或改良的支气管镜技术、手术或非手术(如支气管镜引导下)活检等;每种诊断方法都有各自不同的益处、风险和诊断率;如有条件,建议结合多种诊断方法,以提高诊断率和尽可能减少风险。
白教授总结称,亚洲室内外空气污染,非吸烟女性肺腺癌高发;风险计算公式有限制,应考虑到亚洲肉芽肿性疾病高发,以及其他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肺结节;随访应考虑长期监测,更多使用非手术活检,较少依赖PET扫描;鼓励亚洲医生使用自己的专家共识指南,以形成对肺结节评估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中国执行的战略战术,需要物联网医学精准技术,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一百千万工程助力,一个中心,5A流程,利于智能惠众。
更多会议进展请关注》》》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年会2017暨第十六届中国呼吸医师论坛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