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1月4日至6日,2016华夏神经病学论坛圆满召开,其中认知障碍论坛针对认知问题的诊断、管理、预防进行了全面介绍。会议期间,针对
医脉通: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目前仍是一大难点,在认知症状的治疗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彭丹涛教授: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慢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都很大,如果不及时给予患者干预和管理治疗会影响患者将来的生活质量,加重社会经济负担,因此及时给予治疗非常关键。
目前单一治疗手段尚不能控制阿尔茨海默病,所以还需借助综合的管理,比如通过多种药物的联合治疗,随着病情的强化治疗,康复以及社会的整体服务来综合管理。
医脉通: 您提到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综合管理,目前有哪些可以给患者带来获益的辅助治疗手段呢?
彭丹涛教授:阿尔茨海默病的
因此,我们在关注认知的同时也应采取改善睡眠、情绪、饮食、营养等一系列措施。有些患者的依从性差不吃药,家属的配合度也不好,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也需加强对患者和照料者的教育工作。另外政府也非常重视阿尔茨海默病,所以我们可从政府、协会和各个科学界等不同领域都进行积极干预,比如佩戴黄色的手表、定位手表,让迷失的患者很快被人发现,也可以及时跟家属沟通。此外,一些认知康复养老医院也会帮助患者解决一系列照料和认知康复的问题。
医脉通:阿尔茨海默病的“淀粉样蛋白假说”由来已久,学者们认为,逆转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改变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您认为这种假说的前景如何?
彭丹涛教授:目前针对病理性老年斑的疫苗是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且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理目前有两个学说:一个是病理性的老年斑,病理性老年斑能导致神经元纤维缠结,然后导致细胞萎缩,导致临床症状的出现,所以针对这种病理性老年斑的蛋白疫苗目前在国际上广受关注,因为它毕竟可以从相对的源头减少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延缓病情的发展。但整个Aβ疫苗、老年斑蛋白并不跟临床症状直接相关,其导致神经元纤维缠结后才出现临床症状,所以即便清除了老年斑也不能够马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所以还需要不同的手段来管理。
另外一个机制认为,神经元纤维缠结可能不仅仅是老年斑造成的,也可以通过多种因素导致,所以即便是清除了病理性老年斑,它还是可以从其他渠道导致神经元纤维缠结,导致细胞萎缩,从而导致临床症状。所以去除这种病理性蛋白疫苗是一种手段,但可能不能够完全解决临床上阿尔茨海默病延缓和治疗的情况,还是需要综合管理和治疗。
医脉通: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