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侯俊杰,田中隆太郎,森田裕紀,山本將史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日本昭和大学藤丘病院形成外科
由于鼻部特殊的解剖特点,鼻骨成为颌面部最 容易因外力而发生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18 例患者。男性 15 例,女性 3 例;年龄 8~47 岁,中位年龄 24 岁。鼻骨骨折均为外伤所致, 其中运动中撞伤 15 例,其他外伤 3 例。左侧偏斜型 骨折 10 例,右侧偏斜型骨折 8 例,均为粉碎性骨折。
2 方法
2.1 术前准备 术前需充分了解患者全身状况和 详细病史。全身状况包括年龄、鼻部既往是否有外 伤史、是否合并其他脏器疾病、是否长期接受某种 药物治疗等。局部情况包括患者受伤时间、受伤原 因、鼻部外形偏斜程度以及是否合并通气障碍等。 为进行对照,入组患者术前均行颌面 CT 检查,同时 按照整形外科原则拍摄术前照片[3]。所有患者均采 用全身麻醉,手术室准备床旁超声仪。
2.2 手术方法 准备无菌
2.3 复位后处理 患者术后因双侧鼻腔填塞凡士 林纱条,呼吸受到较大影响,需注意呼吸道保湿,增 加饮水,术后生活环境应温度适宜,务必保持空气 湿润。术后应注意保护鼻部外固定支架,并观察鼻 尖皮肤血运情况,如术后肿胀明显,可以适当调整 鼻部支架。依据患者身体状况和鼻骨骨折情况,术 后 2 d 内可酌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 7 d 取出 鼻腔内填塞纱条。鼻部外固定支架可于术后 2 周后 去除[5]。 3 结果 本组 18 例患者术后鼻部畸形得到明显矫正, 外观对称,鼻部外观满意。按时去除鼻腔填塞和外 部支架后,通气功能恢复良好,鼻部形态恢复满意。 所有患者获随访 2~6 个月,未见骨折迟发移位,鼻 部外观良好,形态对称,患者对外观形态较满意。 4 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16 岁,因体育运动时鼻背部受到撞 击后发生偏斜 1 d 就诊。查体:鼻部肿胀明显,鼻背 中部向左侧明显偏斜,合并双侧鼻腔通气困难。就诊 后行颌面 CT 检查可见鼻骨多发骨折,左侧鼻骨断 裂后向左侧凸起,右侧鼻骨向内凹陷,鼻背及鼻中 隔向左侧偏斜,双侧鼻腔腔隙压缩明显(图 1)。在完 善术前评估后,行全身麻醉下超声辅助鼻骨骨折闭 合复位术,术中超声提示鼻骨断裂为数片,骨折片 向左侧移位(图 2)。采用鼻骨复位钳对断裂移位的鼻 骨进行复位,在复位过程中,多次行超声检查判断 骨折片复位情况。超声显示骨折复位良好后,用凡 士林纱条填塞鼻腔。以 Steri- Strip 外科免缝胶带贴 附鼻部皮肤后,表面贴附外固定夹板。术后按时去 除鼻腔填塞和外固定夹板。鼻部外形良好,双侧对 称。术后随访 2 个月,鼻部外形良好。
5 讨论
5.1 鼻部支撑结构的解剖基础和骨折后复位 鼻 部是位于面部正中的三角锥形结构,三角形支撑结 构主要由骨和软骨两部分共同组成。在靠近鼻尖的 部位,由中央的
5.2 鼻骨骨折的放射学检查 人体骨骼因为含有 大量的钙质,X 线通常是骨骼疾病诊断的首选办法。 X 线在鼻骨骨折的诊断中同样被广泛应用,X 线图 像可以显示鼻骨骨折线和有无移位。但由于颌面骨 骼的影像重叠效应,鼻骨 X 线检查有一定的局限 性。CT 技术的出现,解决了 X 线检查中图像重叠和 遮挡的问题。CT 检查通过断层扫描,可以更加清晰 地显示骨折移位以及周围软组织情况。CT 图像立体感强,定位准确,并可以通过电脑后期处理进行三维 合成,呈现出更为立体的图像。然而,CT 检查同样也 有一些弊端,如价格相对昂贵,而且患者接受的 X 线 剂量也比 X 线检查要大。因此儿童、备孕期或是
5.3 超声检查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自 20 世 纪 40 年代以来,超声诊断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 临床,成为重要的临床检查手段[8]。其中应用最为广 泛的是 B 型超声。该型超声波可以提供扫描范围的 二维平面图像,在脏器检查中应用十分普遍。随着 超声技术的日益发展和仪器的小型化,超声在术中 的应用也逐渐广泛,使术中实时判断得以实现。 由于超声波的成像原理,其对软组织的诊断有 着较大的优势。而骨骼或是
5.4 本方法的改进之处 就鼻骨的解剖结构来讲, 鼻骨比较小,双侧鼻骨相互搭在一起,构成了拱形 结构。而超声探头通常为一个平面,在相对狭小且 不平整的解剖结构表面很难形成良好的图像效果。 空气是超声波的不良传导介质,而水是超声波的良 好传导介质,因此,本方法采用了软质水囊作为超 声波的媒介,从而将超声探头的平面和鼻部的拱形 之间形成了良好的超声波传导媒介。这样就可以形 成比较清晰的鼻部各层次图像,双侧鼻骨的形态可 以同时显示。通过移动超声探头,就可以得到完整的 鼻骨表面形态。需要强调的是,制作水囊时务必排净 内部气泡,避免气泡对超声波的传导产生遮挡。 既往鼻骨骨折复位术,术者通常通过目测和手 指的触觉来感触鼻骨骨折复位情况。通常情况下, 由于骨折后局部的肿胀以及复位术中局部注射麻 醉药而造成干扰,容易发生偏差。而超声诊断简便 有效,可以方便在复位术中进行实时、重复检测。本 方法具有以下优势:⑴此方法较为经济、简便。在现 在技术条件下,术中超声检查比较容易获得,所采 用的水囊法,经济而且简便。⑵超声检查具有实时 性,检查方便,可以通过移动探头,对鼻骨进行多角 度扫描,而且可在术中反复应用,十分便捷。⑶为了 对超声检查结果进行验证,纳入本组的患者均在术 前行颌面 CT 检查。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本组鼻骨骨 折患者术前 CT 检查和复位前超声检查均可以准确 判断鼻骨骨折情况及偏斜移位程度。因此,在儿童、 孕妇和处在备孕期的年轻女性均可以考虑单纯采 用超声检查来诊断和评估鼻骨是否发生骨折及骨 折后移位情况。使特殊人群避免了 X 线和 CT 检查。
6 结论
在既往的临床实践中,鼻骨骨折的诊断通常依 靠 X 线或是 CT,而鼻骨骨折复位术中情况则通常 依据经验和术者的触觉来进行判断。随着超声技术 在越来越多领域中的应用,鼻骨骨折复位术中应用 超声检查对复位效果进行判断成为一种简便且有 效的方法。本研究采用的超声辅助鼻骨骨折复位 术,运用水囊作为超声媒介,使超声检查在表面不 平整的鼻部进行检测变得更加便捷。而且可以将两 侧鼻骨同时对称性显像,更利于对鼻骨形态及鼻骨 骨折复位效果进行术中实时判断。本方法巧妙地将 水囊作为超声波传导的媒介,可以实时判断鼻骨骨 折复位情况,能够很好地辅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略。
来源:侯俊杰,田中隆太郎,森田裕紀,山本將史等,超声检测技术在鼻骨骨折复位术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20,31(9)。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